我所教授参加第21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四川外国语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
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
 首页  |  中心介绍 About  |  研究人员 people  |  学术动态 Events  |  科研项目 Projects  |  学生教育 For Students  |  资料下载 Resources  |  图片 photos  |  友情链接 links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希伯来语与犹太民族文化身份的建立——阿里耶·萨波斯尼克教授讲座
2019-05-24   (点击: )

 

【中犹文化研究所2019年5月23日】

 

中犹文化所与以色列“中以学术交流促进会”(SIGNAL)于本周四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合作举办了“希伯来语与犹太民族文化身份的建立”(Becoming Hebrew—the Making of a JewishNational Culture)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教授阿里耶·萨波斯尼克(Arieh Saposnik)主讲,由我校中犹文化研究所、翻译学院傅晓微教授主持,并在同学们热情参与下圆满结束。

 

       (图:阿里耶·萨波斯尼克教授讲解犹太民族身份的构建)

 

犹太民族文化身份的建立:为何复活古希伯来语?

在历史上,犹太民族是一个“特殊”的民族,犹太人民长期被放逐而流落各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反犹主义兴盛,一些流浪在欧洲的犹太人意识到必须建立起一个自己的国家,而要让使用不同语言、带着不同文化烙印的犹太人回到以色列,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意味着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有别于流散犹太人的文化身份。

阿里耶教授认为,共同语言(commonlanguage)与共同土地(common territory)是构成“民族”两大因素,因此犹太民族文化身份的建立需要寻到一门犹太人通用的语言。那么,在东欧意第绪语与希伯来语之间,犹太民族最后为何选择复活古希伯来语,让这门2000多年来只在《圣经》与祷告词中使用的古希伯来语复活为日常口语呢?

他指出,相比于意第绪语,希伯来语有五大优势:

一、从语言传播范围来看,意第绪语仅限于欧洲,而希伯来语是一门通用语(lingual franca)。在近两千年的大流散期间,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虽然不说古希伯来语,但他们每天读《希伯来圣经》,用古希伯来语祷告、互通书信;

二、古希伯来语是《希伯来圣经》(基督教称《旧约》)的早期文字,与锡安(Zion,耶路撒冷,也泛指以色列地)连接紧密;

三、《希伯来圣经》中的古希伯来语更具活力,有利于打造犹太男性的“阳刚”(maculinity)形象。在欧洲的几千年流散生活中,大流散犹太人形成了消极、被动,软弱的形象,因而作为大流散产物的意第绪语成为阴柔、佝偻、瘦弱的象征;

四、复活古希伯来语有助于“新犹太人”(the new Jew)形象(如健康、阳刚等);

五、古希伯来语象征主动回归圣地的态度;而东欧意第绪语象征消极的“放逐”(exile)情绪(即被动等待上帝的救赎)。

 

犹太民族文化身份的建立:如何复活希伯来语?

阿里耶教授表示,长期以来,古希伯来语只停留在圣经文本,要使其复活古希伯来语,使之成为日常交流的语言绝非易事。上世纪初以来,以色列创造现代词汇,出版现代希伯来语词典,建立了希伯来幼儿园、中学、大学,教导幼儿园孩子、中学生与成人学习希伯来语,创新逾越节、光明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等。短短十年间,以色列开展的希伯来语教育,实现了全民希伯来语化。

     (图:阿里耶·萨波斯尼克教授,傅晓微教授与在场学生合影)  

中国民族与犹太民族有诸多共同之处,阿里耶教授对“语言”与“文化身份”的讲解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希伯来语与犹太民族文化的认识,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语言与文化身份。维特根斯坦曾说,“语言之界限乃是世界之界限”,愿我们在语言中继续学习与开阔,不断触碰与延展世界的边界。[完]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外国语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