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教授参加第21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四川外国语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
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
 首页  |  中心介绍 About  |  研究人员 people  |  学术动态 Events  |  科研项目 Projects  |  学生教育 For Students  |  资料下载 Resources  |  图片 photos  |  友情链接 links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傅晓微教授参加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载誉归来
2013-08-30   (点击: )

7月下旬到8月中旬,我所傅晓微教授先后应邀参加了在美国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举办的第18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和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在世界舞台展示了川外部分科研成果。

2013年7月21日~24日,第18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美国纽约布法罗大学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主题是“中国哲学与生命的学问”(详见中国社会科学报7月31日社会科学报头版报道)。为了保证大会“由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哲学或中国思想的一流学者集中讨论有关中国哲学或中国思想的深层学术问题”,大会主席亲自逐一打电话邀请和落实世界名家,使本届大会被公认为“近年来办得最好的一次”。

傅晓微教授除了做专场报告外,主持了《跨文化哲学中的女性与家庭》专题分会场,并协助我校旅游与审美文化研究所王毅教授主持了《修辞、美学与艺术》专题分会场——组委会对我校教授委以重任,可谓对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术国际化的认可。

傅晓微教授一个半小时专场报告题为《名垂不朽——儒家与古代以色列永生观比较》。原定主持该报告的著名学者南乐山(Robert C. Neville)。可惜南乐山先生临时决定要飞往欧洲主持另一个会议,不得不提前告别大会,他对傅晓微表示遗憾并主动提出保持电邮往来。不过,傅晓微的报告转由世界著名的资深比较哲学家瓦尔特·本尼西(Walter Benesch)主持,效果也非常突出。

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批学者在傅晓微做了一小时报告之后,与她进行了半个多小时激烈、友好的对话。到会学者普遍认为:傅晓微的报告选题新颖、独特,有新意。主持人本尼西多次祝贺傅晓微报告的成功。波士顿儒家代表之一的白诗朗(John Berthrong)同傅晓微讨论了进一步完善儒家传统中永生观的路径。报告结束后,还有学者前来和傅晓微进一步讨论。

8月7日,傅晓微在雅典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再次对相同选题做了学术报告。这次报告由塞浦路斯尼科西亚大学著名哲学家PavlosMichaelides教授主持。和在布法罗大会相比,这次更侧重展示早期犹太利未拉特婚。傅晓微认为:犹太和儒家传统都有通过子嗣延续生命的方式,但通过生育子嗣延续死后生命的最高途径,并非完全生物学意义上的血脉传承,而是通过保证死者名字长存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名字的不朽,便成为两种古老的文化传统对生命永恒的共同追求和相似点。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著名汉学家罗亚娜(Jana S. Rosker)教授,和其它几名学者对傅晓微的报告提出了角度不同的认可和补充。其中,与傅晓微讨论时间最长,补益最大的是墨西哥大学的犹太学者Renato Huarte Cuéllar博士。他从犹太人的立场,欣赏傅晓微提供的一个很有趣的全新视觉和新意。但也指出:《塔木德》没有关于名垂不朽的具体讨论;希伯来《圣经》中以名字传承血统的具体证据也尚需补充,所以傅晓微的研究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会后,傅晓微认为:经过在世界最高学术舞台与各国学者的交流,达到了提升中国文化地位和川外学术地位的效果,也为自己的研究,赢得了大量珍贵的信息和进一步改进的线索,此行的学术目标也达到了。

傅晓微教授在世界学术舞台和世界一流学者的对话,一方面提升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化办学的质量和影响,说明外国语文中心的研究实力经得起世界学术界的检验。

傅晓微和波士顿儒家代表人物南乐山、白诗朗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

7月23日,傅晓微教授在第18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做专场发言

傅晓微教授做专场报告《早期犹太教与儒家永生观》会场

报告后与墨西哥著名汉学家Maria Teresa ConzalezLinaje继续讨论。

7月23日主持《跨文化哲学中的女性与家庭》专题分会场

主持《修辞、美学与艺术》专题分会场

在世界哲学大会宗教分会场将早期犹太教和儒家永生观

在雅典大学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聆听宗教主题的报告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外国语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