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教授参加第21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四川外国语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
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
 首页  |  中心介绍 About  |  研究人员 people  |  学术动态 Events  |  科研项目 Projects  |  学生教育 For Students  |  资料下载 Resources  |  图片 photos  |  友情链接 links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教授谈“语言与文化身份建构”
2019-05-30   (点击: )

5月22日至23日,以色列历史学家本古里安大学教授阿里耶·萨波斯尼克应邀来川外做了两场题为“希伯来语与犹太民族身份建构”的讲座,与川外教师、研究生就“语言与文化身份建构” 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互动。

5月22日下午 由川外教师发展中心与中犹文化研究所联合组织的“语言与文化身份建构”论坛在行政楼C117会议室成功举行。中犹文化研究所所长傅晓微教授主持主持论坛,来自英语学院,商英英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文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东方语学院、新闻传媒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德语系,国家教育学院部、图书馆、翻译学院等多个部门的40余名教师参加了论坛。

主讲人阿里耶·萨波斯尼克教授介绍了在现代以色列建国过程中,希伯来语的复活与新型的犹太民族文化的形成和新型犹太人塑造的密切关系。

萨波斯尼克认为,共同语言(commonlanguage)与共同土地(common territory)是构成“民族”的两大因素。在流浪了一千八百多年之后,来自世界各地,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习俗的犹太人要建构一个民族(Nation),需要确立一门犹太人通用的语言。在当时大多数犹太人通用的意第绪语与古希伯来语之间,犹太民族最后选择复活古希伯来语,这门2000多年来只在《圣经》与日常祷告中使用的书面语。其重要原因在于希伯来语不仅是近两千年的大流散期间,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互通书信的语言,也是《圣经》语言与圣地以色列紧密相关,而且《希伯来圣经》中犹太人形象与自然,土地相连,更加阳刚,有助于塑造强健有力的“新犹太人”(the new Jew)形象。

从20世纪初到以色列建国的短短几十年间,在本-耶胡达等先驱的努力下,现代以色列人从创造现代词汇,出版现代希伯来语词典,建立希伯来语幼儿园、中学、大学,教导幼儿园孩子、中学生与成人学习希伯来语,创新逾越节、光明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等。以色列人在实现了全民希伯来语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全新了犹太民族文化,塑造了全新的犹太人身份。

而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复兴后的希伯来语文学每年被翻译成世界几十种语言,现当代希伯来语作家在世界上的影响也非常大。这尤其要归功于创建于1962年的以色列翻译机构——希伯来语翻译研究院,不仅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将现代希伯来语文学及时翻译为多种外语,还代表以色列作者出席国际书展,会见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商,定期向各国的相关译者、研究机构提供新出版翻译的书籍目录和资料。这些对我们中国文化走出去都有启示。

萨波斯尼克的讲座引起了热烈反响,与会教师们就语言与文化,阿以冲突等问题展开积极对话,论坛一直延续到六点半。

 

 

5 月23日上午10:00-12:00在东区培英楼, 由中犹文化研究所和研究生院文化研究协会联合举办的另一场讲座也成功举行。

萨波斯尼克教授用更加通俗易懂的例子就同一个主题为来自不同系部的40多名研究生们做了精彩的演讲。教授幽默诙谐的讲解获得在坐的同学们的热烈应和,讨论、提问环节也十分热烈。

 

山下培英楼110教室讲座后合影。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外国语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