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1
  学术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第六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认知诗学高层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13-04-17 03:45:00 阅读:


第六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

暨第二届全国认知诗学高层论坛综述

“第六届英语研究专家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认知诗学高层论坛”于2012年11月22日-25日在“风花雪月”云南大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四川外语学院主办,大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大会主题为:“认知诗学与跨学科研究”、“英语研究专家论坛十年回顾:多元与互补”。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语学院、苏州大学等几十所高校1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大会,并提交了相关论文。

11月23日上午,大会拉开帷幕。大理学院校方领导为大会作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潘文国教授致辞,四川外语学院副院长董洪川教授致开幕词。中国社科院赵一凡教授、清华大学罗选民教授、封宗信教授、复旦大学褚孝泉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蓝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冉永平教授、穆雷教授,中国石油大学赵秀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彭宣维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李贵苍教授,四川外语学院熊沐清教授、王寅教授、张旭春教授,上海大学朱振武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刘晶教授,苏州大学苏晓军教授等分别作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赢得了与会学者的阵阵掌声。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还分为“语言理论与教学”,“翻译研究”,“文学及认知诗学(1)、(2)”四个小组进行了分组讨论。各组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硕果。

会议为期两天,其学术成果涵盖了语言理论、文学、翻译和认知诗学,体现了国内外语界在认知科学与外语界面研究上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十年回顾与反思


秉持“多元、互补”的学术精神,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自2002 年创办至今,已历十载。此次十周年庆上,各位专家回顾了近几年来的外语研究,展望了未来学术之路。

潘文国教授肯定了“英语专家论坛”过去5届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学术研究不但要“专”、“精”,还应该在条件允许下做到“汇通”。在“外语学者的当前使命”的大会报告中,他指出,“国强则语盛,语盛则文昌”。他认为,现在汉语学习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这是国强的表现,但同时也应该要认识到三点问题,(一):“一与多”和“大与小”的关系,即英语热和小语种告急的矛盾;(二):单一与复合:外语与中文;他提出目前国内懂英语的大有人在,然而能真正把中文与外语结合应用的人却很缺乏,国家需要更多的对外汉语人才,另一方面,现在的孔子学院几乎已成为汉语培训班,忽略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三):译入与译出;译入与译出主要依赖于外译质量的评估。

董洪川教授首先肯定了“英语专家论坛”过去10年内取得的学术成果,接着指出,“英语专家论坛”和“认知诗学论坛”的初衷就是搭建一个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这实质上就是让不同的“界”在话题与研究方法上相互碰撞和沟通;他认为,外语学科的“界面研究”至少应该包括两个重要的维度:一是外语学科内部的“界面研究”,一是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跨界研究”,这两个维度的“界面研究”又都应该紧紧围绕外语学科的具体问题来展开,外语学科的“界面研究”是以深入推进外语学科研究和发展的核心基点,最后,他指出,“界面研究”为推动外语学科研究和强化外语学科研究的创新性提供了新方向,是外语学科研究的新增长点。

张旭春教授也表达了自己对英语专业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使命的看法。他指出当今英语专业存在的种种问题:理工农医政法类等大学英语专业的泛滥设置、翻译专业与(外)英语剥离、如英语专业学生工具意识严重、中外文史知识薄弱、批判性思维苍白等等,并从英语学科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的确立入手,分析英语学科的学科属性、尤其是该专业之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使命,即:为当代中国向现代公民社会转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的、能够汇通中西文化精粹的新文化引领者。

王克非教授对国外近年双语语料库研制工作的得失进行了反思,为构建超大型、多用途的双语平行语料库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他指出,近20年来,国外双语语料库研制工作发展很快,在技术和研究方法上积累丰厚,建立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双语平行语料库,形成了多个研究团队,推动了语料库翻译学作为一个新型研究的发生和发展。但同时,他也发现国外在双语语料库研制与应用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1)语料库规模较小,语料时间跨度不大,代表性有限;(2)研究的切入点不够,基于双语库的语言类历时研究尚付阙如;(3)专门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滞后,现有语料库仅限于文学和非文学两大类;(4)双语库基础上的应用研究和相关技术开发不足。

褚孝泉教授梳理了近十年来中国语言学界的理论发展。他提出,中国语言学家们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就是要建立起一个适合汉语的语言学理论。他表示,最近十年里值得注意的有这样几个趋势:被寄予很大希望的文化语言学比较沉寂,系统功能语法保持着其不可忽视的影响,认知语言学热还在继续,在西方属于主流学派的生成语法在中国的语言学界还是处于边缘状态。其原因有以下:(一)国内外语语言学界的学术素养的构成;(二)研究团体的社会学因素;(三)研究对象的特点。若要缩小差距,落实“建立中国特色的语言学理论”的目标,我们必须认真检查自身在理论建树上存在的不足,提高学术标准,加强科学性,从基础上为中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做好准备。

赵一凡教授以钱钟书的治学之道为例谈论了大学与小学的关系。他首先区分了“大学”与“小学”,然后介绍了钱钟书的“通学”,认为小学乃“洒扫应对进退”,相对小学而言,大学乃“光明正大之学”。五四之后,出现了两大倾向,以西“释中”的胡适和提倡“文化本位”的陈寅格。钱钟书先生立于中庸立场,认为应该“打通古今、中西,打通人文各学科。”最后,赵教授表示,我们应该推崇钱钟书先生思想,中西兼容,以小窥大,以致大学小学,比翼双飞。这为我们在当今包容性的社会里如何做好学术提出了建设性看法。

2.认知诗学


在认知诗学近几年蓬勃发展以及认知诗学高层论坛的常规化背景下,本次认知诗学讨论热度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熊沐清教授谈论了美学的认知转向和认知诗学的审美延展。他指出:文学认知与一般认知的根本区别在于审美特性,认知美学不仅使认知诗学回归审美,而且也为我们解答一系列美学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还可能使我们对语言本身的认识得以深化。在美学与其它学科交叉的背景下,认知诗学为认知美学给予了一些新的见解和启发。认知科学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其跨学科性,用现今的认知解释学、认知现象学的相关成果来分析美学的相关成果及对认知美学的成长都有新的借鉴作用。熊教授还提出了认知诗学研究目标的“六新”,即:新的文本内涵、新的原因解释、新的文本要素、新的形式特征、新的艺术效果和新的美感体验。接着,他对认知诗学未来发展发表了看法,认为认知诗学应关注哲学美学、应用美学,下一步的发展可与实验科学相结合,尝试认知实验美学。最后,熊教授语重心长地提出了“弃绝无知、超越浅陋”的箴言,与对认知诗学感兴趣的同仁们共勉。

封宗信教授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谈论了文学性和叙事性。他从文学的功能性和结构特性以及读者在阅读过程涉及的认知层面上,分析了两个极为鲜见的叙事文本,而在现代汉语文学中,这两个文本却是被普遍认可的。这些文本按理说该有虚构性,体裁一致性,文本规约性,但它们却没有构建虚构性的一切手段,体裁也偏离一般、行文跑题等。他认为,这些反差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小说—叙事实践中,可以实现或者例证文学性和叙事性。最后,他得出结论,先锋派作家和富有批判精神的读者们,可以用不同寻常的方法去解读文学性和叙事性。

苏晓军教授探讨了认知诗学的研究方法。对认知诗学和阐释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认知诗学研究方法之新在于摆脱了古老的阐释学模型,把研究的重点从对语篇意义的理解和解释转移到人的认知,关注语篇和人类体验之间的互动过程,探究语篇对读者产生的心理影响。认知诗学虽然反对阐释学,重视对文学语篇进行跨学科研究、科学研究和实证研究,但它和阐释学不是天敌,认知诗学其实是具有认知维度的阐释学理论。

赵秀凤教授从后现代视角讨论了认知诗学定位问题。首先,她提出了认知诗学的学科模糊性,然后从后现代文化和哲学思潮入手,基于后现代文化语境,对认知诗学的学科定位、学理基础、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方法、话语表述及其中国认知诗学发展的路径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她自己的思考。

小组讨论中,湖北文理学院肖家燕教授脱离传统文学批评,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了英语诗歌墓志铭,运用概念隐喻、脚本理论,分析17世纪的约翰逊和18世纪的华滋渥斯作品,概括英语世界在这两个世纪里的相似人生脚本,阐述英语世界死亡对生命的别样纪念意义,以及不同时代的人们所持的不同人生价值观。

四川外语学院肖谊教授探讨了认知诗学理论运用策略,就目前对认知诗学理论的运用现状,结合文学批评中的常规和公认的规则,对理论运用中的误区、认知诗学在文学批评中的优势以及什么是正确的理论运用等问题进行发表了见解。

宁夏大学马菊玲教授用文本世界理论,以冯内古特的小说《五号屠场》为例,从认知叙事学视角解读读者对后现代主义小说世界的文本性体验,阐释后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模式的认知体验及读者对该类叙事结构的情感反应。

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克东教授从通过空间关系对乔伊斯的《死者》进行了解读。哈尔滨师范大学李莉莉博士以“黑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为例,从认知诗学的视点角度解读了该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甘肃联合大学米亚宁老师以杜甫的 “登高”及其四个英译文为例。重庆理工大学的谭言红博士首先从亚世界理论出发,对《无水洪灾》中的叙事时间机制作了深入解析。

3.文学


彭宣维教授探讨了“评价诗学”建构中面临的理论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他认为问题有二:首先是选题涉及理论应用的可能性与适用能力,其次是由此带来的评价理论与文学文本分析的接口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包括理论范式、操作原则、描写框架和基本观点。

李贵苍教授通过多部相关文学作品,向大家介绍了“黄祸文学”。他认为,长期以来,西方学者通过不断经营傅满洲的“恶”形,固化了亚洲和所有黄种人的邪恶形象,使之变成一种貌似客观的“知识”,并以知识的形式不断地更新和传播。于是,傅满洲在世界范围内,长期被接受为神秘的中国文化和神秘的中国人的化身:阴险、奸诈、狡猾、案发累累、十恶不赦。

朱振武教授谈论了中国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研究,认为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新西兰、南非、尼日利亚、印度、加勒比地区以及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英语文学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对我们的文学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参照和启示意义。

小组讨论中,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显友教授从爱尔兰东方学视角出发,对《中国形象》的第一部分论述提出质疑,认为乔伊斯以及爱尔兰人民对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所持有的是渴慕与认同,而并非是“对中国形象的扭曲、误解和妖魔化”。四川外语学院罗小云教授谈论了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在中国的接受,表明了不同时期国内学者对他持有的不同态度,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在美国文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遭遇的挫折。

4. 语言理论


冉永平教授从语用学创新研究的角度,谈论了语言学发展中的学科融合。他以语用学的近期成果为例,凸显了学科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认为重视学科间的交叉融汇是我国外语创新研究必须直面的大趋势。

蓝纯教授以21条海飞丝广告为例对电视广告中多模态隐喻进行了认知语言学研究。她发现:(1)广告中出现的多模态隐喻类属两大基本隐喻系统——存在链隐喻系统和事件结构隐喻系统;(2)广告中的图像模态、语言模态与声音模态共同配合来完成多模态隐喻的呈现;(3)部分多模态隐喻表现出动态特征,起始状态与结束状态不同;(4)部分多模态隐喻中始源域的呈现要早于目标域。

刘晶教授谈论了外语教育的目标。她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英语教育应该将目标重新定位于培养学习者的“中介文化力”之上。“中介文化力”更具动态性和非固定性,其样式随参与交际各方所携带的各自的文化模式和交际任务要求而形成。对教学改革和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寅教授从西方语言学和哲学的发展简史出发,论证了认知语言学的前沿性,并对保证研究生选题的前沿性提出了宝贵意见:(1)论点要新(2)论据要足。

小组讨论中,四川外语学院王仁强教授以Sneeze及物动词用法的规约化为例,探讨了基于语料库的动词与构式关系。认为前人研究之所以出现结论偏差,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使用自下而上的语料库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出现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汤敬安院长根据英汉语言现象,提出认识情态>将来时的第三条演化路径,并从语义、语用、句法的角度验证其必然性,发现了其中存在的认知理据。吉首大学的徐兴胜老师在语段理论框架下,尝试为汉语重动句的句法生成提出了一种新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姜孟教授对认知‘涉身性’的基本含义、语言涉身性研究的维度、语言涉身性实验研究的范式以及语·言涉身性研究的实验证据等问题出发,探讨了语言涉身性的实证研究在实验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广大前景。

5.翻译


穆雷教授谈论了系统梳理了国内十年来建设翻译学科的历史进程,首先肯定了所取得的成就,然后指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1)翻译立法还未落实。(2)理论研究盲目追求国外。(3)翻译学科建设与企业行业发展脱钩。最后,穆教授提出了相关解决意见。

罗选民教授从文化自觉性角度出发,对庞德《神州集》的英译策略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包括:印象派绘画的原则、美国现代诗歌创作的种种主张、中国诗歌意象的表现方式,并认为,多层面的分析能够更好地揭示翻译策略的多维性,对消解分歧,加深理解,促进中外文学的交流产生积极的影响。

小组讨论中,西南政法大学熊德米教授谈论了法律典籍英译。认为法律汉语典籍英译研究尚处于草创阶段,法学界和翻译界对此少有问津。法律典籍外译研究体系的构建需要法学界和翻译学界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天津理工大学徐建忠教授讨论了生态学原理在应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吉首大学常晖教授以世界遗产武陵源为例,对如何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教好旅游翻译发表了看法。各位专家各抒己见,对翻译各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

6.第三届(国际)认知诗学高层论坛筹备会


在“论坛”结束之后,主办方还举行了“首届认知诗学国际会议筹备会”。会议由清华大学封宗信和中国石油大学赵秀凤两位教授主持,熊木清教授做了主题报告。熊教授首先对认知诗学过去几年的发展做了详细回顾,然后介绍了正在建设的认知诗学网站,表示不久便可以对外开放。网站的建立,可以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认知诗学爱好者提供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认知诗学发展。最后,熊木清教授与其他专家学者讨论了首届国际认知诗学会议和中国认知诗学学会筹建的计划和相关事宜,对认知诗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建议。会议决定2013 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四川外语学院召开首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届时,将有Peter Stockwell,Gerard Steen,JoannaGavins,ElenaSemino,CatherineEmmott等多位国际知名的认知诗学和文体学专家到会与中国学者就认知诗学进行国际交流。

本次会议是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和认知诗学研讨会的又一次盛会,是历次认知诗学专题学术会议中参加人数最多、论文提交最多、讨论最为激烈的一次学术盛宴。这表明,认知诗学已经扎根于中国大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将茁壮成长,不断走向成熟。

此次大会涵盖广,研究深;回顾了历史,展望了未来。是一次主题鲜明而又跨越学科、跨越专业、多层次的综合性学术盛宴。大会海纳百川,汇集了相当数量的前沿性研究成果,集聚了国内各方面的知名专家,促进了各学科间的交流。随着会议的常规化、扩大化以及外语界面研究和认知诗学网站等交流平台的建立,界面研究以及认知诗学将定会在国内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走向世界。

李文 王琴 李媛 撰写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