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学术委员会 研究机构 学术活动 研究人员 省部级获奖 管理制度  
英文版  
我校冯亚琳教授受邀前往浙江大学开展学术讲座

2021年10月27日,我校冯亚琳教授受浙江大学德国文化研究所邀请,进行了题为“19世纪文学中的’物世界’——以施蒂夫特小说《晚夏》为例”的线上讲座。讲座由德国文化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庄玮老师主持,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我校等高校200多位师生线上共同聆听和讨论。

奥地利作家施蒂夫特的长篇小说《晚夏》被认为是与歌德的《威廉·迈斯特》一脉相承的“修养小说”,讲述了年轻人海因里希如何幸运地在两位如父亲般的导师的呵护和精神引导下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市民,进入一个和谐的生活世界。

讲座伊始,冯亚琳教授介绍了小说诞生时19世纪中叶德国介于比德迈耶和诗意现实主义之间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与歌德的《威廉·迈斯特》进行对比,梳理了小说情节。冯老师认为,《晚夏》为19世纪德语作品中描写物的典范之作,施蒂夫特通过人物对话以及去主体化凸显出物的核心地位,用文学方式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世界,同时借助教育、家庭、身体观、日常生活、爱情等一系列文化主题建构了自己所追求的蕴藏在物世界中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创造出现实世界的对立面。

随后,冯老师从物的聚集、物的秩序和物的意义三个方面对《晚夏》中的物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德国比德迈耶文学时期的艺术特征,也带领大家重新感知19世纪中叶德国“恋物”的审美文化意义和其市民阶层的文化价值观。冯老师结合阿莱达·阿斯曼的交往记忆理论,即记忆外化过程的本身,起到选择和过滤作用,认为《晚夏》中对物的展现不仅具有文化记忆的意义,还承载着个人记忆,承载海因里希精神导师吕飒赫个人激情记忆的玫瑰屋装饰色彩柔和,作为一个记忆空间,给海因里希带来的是美好平和、和谐宁静的体验。对于不知玫瑰所指的闯入者海因里希,玫瑰屋承载的记忆无异于符号,吕飒赫通过被符号化的物对海因里希进行教育,当记忆被外化为物后,所代表的内容不仅得以长期保留,也升华为吕飒赫的生活原则,他从这种去激情后的温情中抽象出哲学理念来教育青年人,他和年轻时的恋人也得以有尊严地相伴度过晚年生活,小说标题“晚夏”的含义也在此得以呈现。冯老师还补充道,不同于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独自走过的教育历程,《晚夏》则是双主人公吕飒赫和海因里希组成的双向教育历程,第一代人吕飒赫将自己所经历的挫折通过物的符号化传递给第二代人海因里希,玫瑰屋中有序的自然空间呈现出了物的秩序,实际上也是人的秩序的延伸,反过来对人进行指导,成为人生活的准则。

 

讲座结尾,冯老师分享了她对物的意义的思考,她认为物被赋予了建构秩序和理想的功能,19世纪中叶的德语文学日益重视物的展现方式,不是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建立物和生活共生的关系,海因里希就是在对物的观察中成长的。她总结道,《晚夏》所展演的人对物的搜集、整理和观察不再是闲情逸致,而是表达出19世纪中叶市民阶层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试图在物的世界中探索符合自身的文化诉求和审美情趣。意义只能在物的显现中产生,也只能在物的秩序中得以存在。

整场讲座持续两个小时,在场师生围绕小说内容和主题与冯老师展开了深刻而热烈的探讨,冯老师针对符号和审美意义、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异化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耐心地解答。

冯亚琳教授结合细致的文本分析,从文化记忆、符号学、拜物教、爱情观等角度对小说中的“物世界”进行了详细解读,令在场师生切实感受到19世纪中叶的德国市民阶层精神气质和审美特质。此次讲座在与会师生对该作品中的物世界的热烈讨论交流中圆满结束。

版权所有 四川外语学院 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