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市大学生校园马拉松接力赛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重庆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二、承办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
三、协办单位
重庆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
四、参加单位
重庆市各普通高等学校
五、时间和地点
(一)报到时间:2017年12月9 日(星期六)下午14:30
(二)比赛时间:2017年12月10 日(星期日)上午08:30
(三)地点:重庆三峡学院
六、比赛项目与分组
(一)比赛项目
1.男女混合校园马拉松接力(35公里)
2.校园迷你马拉松(3.5公里)
(二)比赛分组
1.男女混合校园马拉松接力 (男子6人,女子4人)
(1)学生专业组(体育专业、高水平)
(2)学生普通组
(3)教工组
2.校园迷你马拉松项目(限重庆三峡学院师生参加)
七、比赛路线
(一) 男女混合校园马拉松接力
重庆三峡学院1号门(起点)→香樟大道→体育综合楼→学生宿舍→银杏大道→梧桐大道→南浦苑1号门→梧桐大道→2号门→1号门广场(终点)
(二)校园迷你马拉松
重庆三峡学院1号门(起点)→香樟大道→体育综合楼→学生宿舍→银杏大道→梧桐大道→南浦苑1号门→梧桐大道→2号门→1号门广场(终点)
八、参赛办法
(一)参赛者资格
1.参加马拉松接力赛的学生运动员必须是按照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有关规定,经考生(户口)所在地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录取,并已进入教育部“全国高校新生录取及在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数据信息库)”的在校全日制学生。各类进修、短训班和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职工大学、自修大学、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含现役、退役运动员)等所有属于成人高等教育系列的学生以及由这类院校转入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均不得参加本届比赛。已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且2015年—2017年参加过全国性田径比赛(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除外)的学生不得参加本届比赛。
2.参赛学生运动员必须是在校就读,文化课考试合格,遵守学校各项纪律和有关规定,并经所在学校医院体检,证明其身体健康,适宜参加该项运动者。
3.参赛学生运动员年龄不得超过28周岁,即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含1月1日),且入大学时不得超过22周岁。
4.参赛学生运动员就读大学期间,参加本赛事本科不得超过4届、专科不得超过3届、研究生不得超过2届(以本赛事历届秩序册为准)。
5.参赛学生运动员必须出具高考招生录取档案(大表)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学校招办公章和学校公章,否则不予参赛。
6.凡对参赛学生运动员资格有异议并提出申诉者,需向“资格审查委员会”提交经领队签字认可的申诉报告和举报内容相关的证明材料,同时缴纳500元申诉费后方可受理。申诉经审查属实的,申诉费如数退还;经审查申诉不符的,申诉费将上交重庆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7.教工组资格由各单位人事部门提供教职工在编花名册或人事部门提供薪资发放证明。
8.对参加迷你马拉松的运动员不作以上资格要求。
(二)参赛者身体状况要求
马拉松赛是一项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者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跑步锻炼的基础。
有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参加比赛: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3.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患者;
4.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6.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在比赛中,因个人身体及其他个人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参赛者个人承担责任。组委会要求每一位参赛者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提交体检证明,方可报名参赛。
(三)报名办法
1.各队每组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
2.每组参赛运动员人数为男6人,女4人,报名人数最多不超过12人。
3.各参赛队应于2017年11月15日晚上12时止通过重庆三峡学院校园网主页上的马拉松报名通道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逾期视为弃权。参赛运动员报名表纸质件必须电脑打印,加盖单位和医院公章,于 12月 9日报到时交竞赛组。
报名联系人:何兴权老师 联系电话:13628224000
(四)所有运动员凭本人身份证参赛。
(五)所有参赛运动员必须在当地保险公司办理往返途中及比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报到时交复印件;并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的体检合格证明;未办理者,不予参赛。
九、竞赛办法
(一)采用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
(二)比赛检录:赛前40分钟在规定区域进行检录,各代表队运动员号码布序号与接力顺序相符,各代表队接力顺序于检录时确定,一旦确定不得更改。
(三)起跑及站位顺序:本次比赛起跑顺序按照马拉松接力赛学生专业组(体育专业、高水平)、学生普通组、教工组、校园迷你马拉松组排列,各组别间隔10米距离;各组参赛队站位顺序按照大会组委会抽签决定。
(四)各参赛队交接时必须在规定的接力区内按照规定的交接方式进行交接,否则,取消该参赛队比赛成绩。
(五)本次比赛采取统一发令,各组别同时出发。马拉松接力按芯片系统净计时记取参赛队比赛成绩和录取名次。
(六)关门时间设为起跑后3小时。
为了保证参赛者比赛安全、顺利,设立关门时间。关门时间后各参赛队均在学校1号门广场集合。
(七) 马拉松接力比赛采用感应计时设备计算成绩,各参赛队必须按要求正确佩带计时芯片和号码布,从起点到比赛终点,每个折返点设置一个感应计时点,参赛队行进中必须逐一通过地面的计时感应带,参赛队缺少任何一个计时点的成绩,将取消该参赛队的比赛成绩。除起点外,两个计时芯片在其它计时点的误差少于0.1秒,也将取消相关参赛队的成绩。
(八)各接力队必须着装组委会发放的参赛T恤、号码布及计时芯片参赛;迷离马拉松队员只发放参赛T恤。
(九)马拉松接力项目选手须按照规定将物品存放在各自休息区(如手机、有效证件、现金、各种钥匙、信用卡、掌上电脑等)。在关门时间内跑完马拉松接力的选手,完成比赛后在各队休息区领取各自物品。
(十)医疗救护按中国田径协会相关规定进行设置
1.在起点(终点)、半程处设固定医疗站、点,免费为参赛选手提供医疗服务;
2.在赛道沿途每1公里配置1-2名医疗服务志愿者,协助医疗救护,维护比赛秩序,参赛选手可随时向他们请求帮助;
3.在比赛中,医务代表或大会医务人员观察到某运动员已不适宜比赛时,将命令其退出比赛,运动员必须立即执行。
(十一)饮、用水,饮料及补给,组委会按下表在赛道沿途配置
项目 |
距离 |
饮水/用水 |
饮料/饮水 |
马拉松接力 |
起点 |
|
√ |
学生宿舍 |
√ |
|
南浦苑1号门 |
|
√ |
迷你马拉松 |
起点 |
|
√ |
(十二)组委会将对起点(终点)、转折点及关键路点进行录像监控,出现以下违反比赛规定的参赛者将整队被取消参赛成绩。
1.不按规定的起跑顺序在非本人报名项目区起跑的;
2.起跑有违反规则行为的;
3.关门时间到后不停止比赛或退出比赛后又插入赛道;
4.没有沿规定路线跑完各项目的全程,绕近道或乘交通工具途中插入;
5.没有按规定在胸前携带号码布通过终点的;
6.不服从赛事工作人员指挥,干扰赛事,聚众闹事、打架斗殴的;
7.出现不文明行为者(如随地便溺、乱扔垃圾等);
8.其他违反规则行为规定的。
(十三)在比赛中,因参赛者利用虚假信息获取参赛资格或者报名后由他人代跑等原因所发生的一切责任后果,均由参赛者本人承担。
(十四)严格执行《重庆市学生体育竞赛纪律处罚规定(试行)》。
十、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马拉松接力赛项目
1.马拉松接力赛学生专业组录取前6名,学生普通组和教工组录取前8名,若参赛队数量不足或等于录取名次数则按递减1名录取名次。前三名各颁发奖杯一座,其他规定名次颁发奖牌,凡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比赛的各组均颁发纪念牌;各组获规定名次分别发放奖金。
(见表,单位:元)
学生专业组 |
学生普通组 |
教职工组 |
名次 |
奖金 (元) |
名次 |
奖金 (元) |
名次 |
奖金 (元) |
一 |
2000 |
一 |
2000 |
一 |
2000 |
二 |
1500 |
二 |
1500 |
二 |
1500 |
三 |
1200 |
三 |
1200 |
三 |
1200 |
四 |
800 |
四 |
800 |
四 |
800 |
五 |
800 |
五 |
800 |
五 |
800 |
六 |
800 |
六 |
800 |
六 |
800 |
七 |
/ |
七 |
500 |
七 |
500 |
八 |
/ |
八 |
500 |
八 |
500 |
2.大会按普通学生组共6队、专业学生组2队评选体育道德风尚集体,颁发奖牌;运动员按6∶1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个人,颁发奖证;裁判员按5∶1评选优秀裁判员,颁发奖证;专业组前六名、其他组前八名参赛队的教练评为优秀教练员,颁发证书。
(二) 迷你马拉松
凡参加者均发参赛服装,跑完赛程后自动有序离开或观看比赛。
十一、经费与其他
1.各参赛队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按照重庆市大学生体育比赛标准,运动员食宿费每人每天180元,由各单位自理。
2.为加强竞赛管理,杜绝竞赛违纪现象,真正做到公平竞争,确保竞赛顺利进行,各参赛队报到时应交纳1000元“保证金”。比赛结束时,未违反大会有关纪律规定的运动队,如数退还所交纳的“保证金”;有违纪行为的参赛队“保证金”不予退还。
3.各参赛队于12月9 日下午14:30~17:00在 重庆三峡学院体育综合楼一楼教师休息室报到,并交纳报名费(每队1000元)、保证金,交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单据复印件,医院证明,提交高考招生录取档案复印件,教工人事部门证明复印件。12月9日下午16:00在重庆三峡学院体育综合楼四楼会议室召开领队、教练、裁判长联席会,12月9日下午14:30在重庆三峡学院体育综合楼四楼会议室召开裁判员会议。
4.本次比赛的总裁判长、裁判长和主裁判由市教委统一选调并于12月9日12:00之前到重庆三峡学院体育综合楼四楼会议室报到,交通费回原单位报销,食宿由承办单位提供。其他裁判员选调由市大学生体协和承办单位协商选调。
5.各参赛单位应组织自己学校的选拔赛,需要时大学生体协田径协会可派人予以指导,整个比赛需留下相片或视频等相关资料。
6.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7.本《规程》的最终解释权属主办单位。
8.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1
大学生男女混合马拉松接力赛报名表
单位 |
|
|
|
组别 |
|
|
|
领队 |
|
联系电话 |
|
教练 |
|
电话 |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身份证号码 |
备注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10 |
|
|
|
|
11 |
|
|
|
|
12 |
|
|
|
|
注:组别分为学生专业组(高水平、体育专业学生)、学生普通组和教工组;同一单位参加多组别比赛,请将各组分开报名。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