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1
  学术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第四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暨首届全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09-11-03 10:16:00 阅读:


第四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

暨首届全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四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暨首届全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19日至22日在广西省南宁市隆重举行。此次大会由四川外语学院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广西师范学院外语系承办。来自北京、上海等地6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并提交了80余篇学术论文或摘要。

广西师范学院外语系主任陆云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黄少琴教授致欢迎辞,四川外语学院副院长王鲁男教授致开幕辞,四川外语学院蓝仁哲教授致闭幕词。大会围绕主题“文学与认知”及相关议题成功进行了三场精彩纷呈的大会发言,与会学者还分为四个小组进行了发言及深入的交流探讨。

本次研讨会的有以下主要内容。

1.认知诗学研究


申丹教授首先谈到了认知诗学与认知文体学的关系。她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语言学、文体学、叙事学等领域均出现了“认知转向”,认知文体学是文体学中发展最快的一个流派。“认知诗学”在探讨读者对文学文体的认知时,与“认知文体学”难以区分,但“诗学”一词比“文体”一词可以有更广的涵盖面。接着,申丹教授着重介绍了英国文体学家McIntyre关于将认知语言学的“前景化”概念运用于文体学教学的研究成果,指出“前景化”的方式或许可以帮助改进国内较为呆板的教学形式。她还详尽介绍了被视为认知文体学先驱之一的美国学者Stanley Fish的“感受文体学”。在分析Fish得失的基础上,申丹教授指出:任何一种分析方法都有其关注面和忽略面,各种方法之间往往呈互补的关系。她认为,或许是因为注意到了各种批评方法的局限性,Peter Stockwell和Joanna Gavins等学者采用了“认知诗学”这一涵盖面宽于“认知文体学”的名称,在认知分析中注意借鉴各种相关模式和方法,这有利于对文学认知过程展开较为全面的探讨。

熊沐清表示赞同申丹教授对认知诗学与认知文体学关系的看法。他指出,特定事物的特定命名往往隐含了事物的特定属性,也寄寓了命名者的期待,“诗学”一词便映射出Stockwell等人建构文学理论体系的勃勃雄心。事实上,他们在文本分析之外还专辟章节探讨了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功用、人物类型以及若干文学基本范畴等。但是,他们的诗学理论体系还谈不上完备,还处于初创阶段。因此,熊沐清教授选取了文学功用观这一话题试图对认知诗学的理论体系做一些补充、彰显和完善的工作。他认为:认知诗学有助于使人们认识到文学作为一种认知和交际形式的特殊性质和作用。

蓝仁哲教授则从中国古典诗学切入文学的认知分析。他认为,意象思维是概念思维发展的基础,是隐喻的源泉;诗总是在隐喻的意象和景象中言说:读诗应当是一个观象——物象、意象、景象、原象的认知过程,变无为有,变有为无,在诗性的意境中使读者的疏明与遮蔽得以演化,祛蔽悟明;石海军教授以奈保尔为例探讨人们如何通过记忆来展开认知并进行文学创作。唐伟胜教授认为,修辞叙事学与认知叙事学在研究模式和目的上有很大差异,前者主要是一个阐释模式,研究叙事结构产生的意义是什么,后者主要是一个诗学模式,研究叙事结构意义的产生方式之普遍规律。但二者不可避免地都关注读者的阅读过程,而且在描述这个过程时有相通之处,比如修辞叙事学的三个“阅读位置”理论和认知叙事学的“指示转移”理论都试图描述将叙事读成“真”和“假”的阅读过程。同时,作为诗学体系,认知叙事学可为修辞叙事学考察叙事中的各种修辞关系提供有用的范畴。

更多的学者将研究聚焦于文学文体的认知分析。束定芳教授从身体感觉运动系统的体验角度探讨了情感在诗歌中的体现,以汶川地震诗歌为例,提出诗歌是人类强烈情感导致的一种特殊认知活动的表达方式。诗歌既是概念化的结果,又是对这一概念化结果的表达。诗歌的诗意之源在于对日常生活和认知体验及其表达的偏离,而语言材料的非常使用是诗歌的表达手段之一。 隐喻作为跨越两个认知域的概念化方式和表达手段,为诗歌意象的表达、意境的营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文旭教授指出,大多数诗歌语言是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日常的概念隐喻基础之上的,诗歌隐喻(poetic metaphor)是认知诗学中的第一章:诗人通常是在日常的概念隐喻基础上,通过延伸、细化、质疑、合并四种机制创造诗歌隐喻的;杨信彰教授进一步阐释了认知诗学的语篇解读过程和机制;肖谊教授试探了纳博科夫小说创作与阅读中的文学认知过程,即小说中的戏仿与文字游戏激发认知的原理及文化记忆。

2.语言学研究

徐珺教授、刘正光教授和李福印教授分别对我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历史演变与现状、认知语言学的新进展和以Lakoff等为首的认知语言学创始人的学术原创性做了详细的探讨。徐珺教授从学科学的高度以学术研究的多维视角通过数据分析展示了我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刘正光教授从认知语言学的跨学科背景,理论发展与应用等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论的拓展等方面对认知语言学的新进展进行了系统介绍。李福印教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主要创始人(founding fathers)身上凸显出来的原创品格,进而对比了中外语言学家不同的“典型成功模式”。李弘教授通过对经验主义(empiricism)、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具身(embody)、不具身(disembody)这几个译名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

有些与会者在语言的认知机制方面进行了纵深挖掘。熊学亮教授精辟地阐释了转喻的概念化(Conceptual Elaboration of Metonymy)的映射机制;覃修桂教授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远”的隐喻投射进行解释,指出这一空间概念体现在社会关系域、心智域、时间域、程度域和情感域,表现为一种“同异并存”的关系;陈香兰博士集中讨论了现代汉语中伏应关系的转喻思维,认为伏应之因果关系的激活可以产生转喻思维。廖巧云教授聚焦于“脑筋急转弯”,指出这是出题者故意留下能够引发刻意曲解的语言因素的产物,其识解是解答者利用内涵外延的传承关系进行概念置换的结果。在语法层面的理论建构方面也展现了新成果。张克定教授根据图形——背景关系,将汉语存现构式视为GtF构式;何明珠教授分析了英语无灵主语句的存在理据和生成机制;邱贤全方位探讨了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PSC),指出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是有生的表态句,主要通过力动态中的情态意义来表达主观判断或评价,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等;赵秀凤教授通过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认知语法中“话语场景”这一概念,指出“默认场景”和“替代场景”在参与者、时间、地点、认知(心理)四个维度上的动态组合(称为“场景构形”)导致语篇视角化的认知机制。

在认知语言学应用方面的成果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语篇层面,刘金明教授探讨了互文性在语篇中的表现和作用,指出互文性不仅是不同语篇之间形成的意义关系,而且是一个语言、社会、评价与认知的多维互动过程;在翻译领域,韦汉教授通过对“红楼梦第一回目一本多译”的认知语言学阐析,指出翻译的基本单位应该为“构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字、词或者篇章;王明树副教授以认知语言学的主观性/主观化理论为框架,尝试性地探讨了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寻求“主观化”对等的问题,试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路径。

与会者还就认知语言学的学理基础进行反思。王寅教授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的角度对后现代哲学的“激进人本观”作了反思和修补,提出体验性概念化,认为“主客主”(SOS)模式是对后现代哲学的“激进人本观”的反制,并指出语言的体认观和相似性对语言教学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刘国辉教授从认知语境的构建性质,模糊性及多元性、可及性、语境性和人际功能性、时效性、典型效度、可操作性及缺乏八个方面探讨了认知语境在语篇推理中的局限性,并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引发对认知语境在语篇推理中的局限性进行思考。

在学理整合方面有多位学者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徐盛桓教授从 “A is B”谈到A与B之间的关系,从A等于B;A包含B或B包含A;A是B的工具;AB相似(隐喻)和A通过外延或内涵转换成B等六个方面,通过浅显易懂的举例分析,从纵深处着眼,详尽阐释了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原理。黄国文教授探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学根源,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个普通语言学理论,强调系统功能语法是一个自然语法,指出语言各层次(即语义、词汇语法、音系/字系)之间的关系是体现关系;他从语言进化论角度说明形式是意义的体现、语言结构的变化是随着人们的交际需要而变化的;他还对语义与语法、系统与语篇、语篇与语境的关系进行阐述,明确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既研究语言系统又研究语言使用。他最终给系统功能语言学做出了“整合派”(integrating stream)的学理定位。赵彦春教授旨在融合第一代认知革命”和“第二代认知革命”所谓的认知规律以及人类试图穷尽宇宙妙理所依赖的其他方面的认知规律,指出认知规律体现为内在结构和外在感知的相反相成、互斥互补,即逻辑的离散性、层级性和递归性与感觉的模糊性、扩展性和完型性的相摩相荡。

3.文学研究


杨金才教授通过对斯坦贝克“加利福尼亚三部曲”(《胜负未决》(In Dubious Battle,1936)《人鼠之间》(Of Mice and Men,1937)《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1939))的分析,考察了大萧条如何作为一股无形的力量使人致残,给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创伤与痛苦;石海军编审以奈保尔为对象,兼及拉什迪等作家,从生活与创作、真实与虚构、重复与意象、历史与文学、当下与过去、文化与身份等方面,分析如何通过记忆来认知并创作的;罗小云教授以色列小说《夏洛克行动》(Operation Shylock)为分析文本,指出小说的最显著特点是罗思将自传性与虚构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揭示了以色列这一独特环境的社会现实;姚本标副教授以《古舟子咏》为分析文本,揭示了作者柯尔律治的创作意图即原初主题是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李澎湃老师通过分析“白日梦”(pipe dream)概念在《送冰的人来了》剧中的运用,揭示了作家独特的同情观;陈小红博士从生态地域主义,生态地图,生态城市,位置感四个方面探究了斯奈德立足本土的地域生态观。

叙事学采取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原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于西欧颇具特色的文学理论。吴显友教授从叙述文体学的角度对格林的优秀短篇故事“看不见的日本绅士”的体裁结构、叙述视角、叙述评议和人物话语等四个层面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认为故事的叙述技巧和人物话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进展、烘托故事主题具有积极意义;陈红教授以叙事学与生态批评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德里罗在《白噪音》中独特的叙事艺术以及蕴涵的对人生生存环境和精神生态的深层关注。

4.文化、翻译及教学研究


文化方面,朱振武教授以“诺贝尔文学奖的11位得主的创作理念”为对象,探究了时代的变迁引发的文学变革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对创作理念和审美情趣的渗透和影响。许德金教授从理论认知层面对文化资本的概念进行了廓清,在与其他资本类型的对比中揭示当代文化资本理论的实质与特质,为当代文化资本研究提供新的视点和理论铺垫。翻译方面,蔡新乐教授以《红楼梦》的片断英译为例,指出就翻译及其研究而论,文学并非哲学,因而不应走形而上学的路子,将本来虚构的硬说成是原理,原本具象的画面变为非此即彼的抽象逻辑判断,同时也不应在哲学意欲回归隐喻化的情势下,仍不顾及形而上学所造成的危害。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教学方面,阳光武副教授提出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切不可忽视“口语交际特征”并建设性提出具体内容和教学实施建议;王楠老师评介了肖瓦尔特提出的“以主题为中心的文学教学观”; 本次论坛展现了国内英语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为致力于不同研究领域的英语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跨学科和跨领域交流的平台。论坛中涉及的范围广泛,拓展了学术探讨的广度和深度,课题具有前卫性和创新性,并首次把认知诗学研究纳入正式学术会议研讨,引起了国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关注,体现了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促进了学术交流,在我国英语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中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蒋勇军 刘春伶)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