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四川外国语大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9—2020学年)

发布时间: 2020-08-30 浏览次数:

四川外国语大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2019—2020学年)

 

2019—2020学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严格按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的相关要求,大力推进艺术教育工作,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聚焦主题,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搭建平台,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打牢根基。

一、进一步厘清艺术教育工作思路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经済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是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在这一背景下,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跨文化交际”相结合的使命,在培养“国际视野、交流才能和创新精神”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其“中国情怀”。我校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结合人文艺术底蕴和艺术教育传统,通过艺术教育引导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素质,深厚民族情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进一步完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在第一课堂方面,我校结合实际,统筹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艺术教育资源,严格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和完善艺术公共课体系,开设了艺术类公共课26门,覆盖多个艺术门类,基本满足了在校本科生接受课堂艺术教育的需求。 

2019—2020学年艺术类公共课开课情况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开课单位

学分

公共课

合唱艺术

教务处

2

公共课

金钱板表演艺术

教务处

2

公共课

舞台表演艺术

教务处

2

公共课

舞蹈表演艺术

教务处

2

公共课

相声艺术鉴赏

教务处

2

公共课

解读金庸武侠

教务处

2

公共课

电影艺术导论

教务处

2

公共课

网站设计与应用

教务处

2

公共课

数字视频创意设计与实现

教务处

2

公共课

图形图象处理

教务处

2

公共课

纪录片赏析

新闻传播学院

2

公共课

中外艺术欣赏

新闻传播学院

2

公共课

影视批评与鉴赏

新闻传播学院

2

公共课

美学导论

新闻传播学院

2

公共课

美学基础 

新闻传播学院

2

公共课

圣经与西方文化

中文系

2

公共课

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国际关系学院

2

公共课

《荷马史诗》导读

中文系

2

公共课

汉语修辞艺术

中文系

2

公共课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文系

2

公共课

美术知识及鉴赏

社会与法学院

2

公共课

基础绘画

社会与法学院

2

公共课

动漫艺术鉴赏与制作

社会与法学院

2

公共课

艺术品市场与投资

社会与法学院

2

公共课

美学

社会与法学院

2

公共课

演讲艺术

大外部

2

公共课

当代综合音乐艺术赏析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公共课

音乐知识及欣赏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公共课

歌乐乐团艺术实践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公共课

综合音乐艺术赏析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探索在没有艺术专业课程的院系开设相关课程,如在中文系开设了《中华文化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概论》、《荷马史诗》导读、《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才艺基础》、《艺术概论》、《美学》、《中文化概论》、《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文化概论》等课程;社会与法学院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美育类课程,开设了《美术知识及鉴赏》、《基础绘画》、《动漫艺术鉴赏与制作》等3门通识选修课,同时新增《艺术社会学》通识选修课,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艺术治疗》、《艺术社会学》等3门艺术类专业课程;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琴法》、《声乐》、《美术基础》、《舞蹈基础》、《舞蹈创编》、《美术创作》、《儿童审美心理学》、《英语儿童剧创编(双语)》等课程,满足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培养需求。

三、进一步做好艺术教育实践工作

在第二课堂方面,我校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依托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基地这一主要平台,艺术类学生社团百花齐放,开展的大量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启迪心智、涵养心灵,获得师生好评和社会赞誉。

(1)用好艺术教育的实践平台

学校依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基地开展艺术教育、艺术实践。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基地建设始于2013年,尝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钱板为试点,旨在全面推广各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以“推广大众化、传承精英化”的总体思路,致力于探索出一套青年人传承传统文化的新模式。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和文艺创作持续繁荣”为切入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找准定位,树立品牌,目前已在校内形成以非遗基地为推广主体、各二级院系共同参与,第一课堂专业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推广相结合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2019—2020学年,非遗基地多次在校内举办以面塑、绢花、蜀绣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艺术沙龙;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开设蜀绣、剪纸学习课堂;承办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走进四川外国语大学展示活动、重庆市第三期“戏曲进校园”中小学艺术教师戏曲培训等;开展了“迎春惊蛰天,携手抗‘疫’时”线上主题文化作品展、2019年四川外国语大学美育课程展演暨教育学院2019级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学期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将高雅艺术引进校园,国家京剧院、重庆市京剧团、重庆市川剧院均来校带来戏曲表演;邀请重庆市京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程联群带来京剧知识主题讲座。把非遗技艺带到市民身边,定期在覃家岗街道、磁器口街道、烈士墓小学开展北京绢花、拓印、脸谱、綦江版画等传统文化艺术项目的教学与分享;文艺志愿者服务队赴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开展2020年重庆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与推广。

(2)推进艺术教育与专业实践融合发展

我校注重艺术教育与专业优势相结合,坚持多年举办外语话剧竞技赛事——外语晚会,校团委指导校学生会、校社团联合会等校级学生组织开展了明日之星歌手赛、十大校园歌手赛、校园歌手公益演唱会等集艺术性与公益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党委宣传部指导新闻中心举办了声音大赛、班服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教研室在教学工作之余,指导歌乐乐团举办西方音乐会专场,歌乐乐团与中文系、教师发展中心共同举办师生古琴雅集。新闻传播学院结合专业设置,举办朗诵艺术大赛、广告艺术节、诗词大会、辩论比赛、广场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打造好“第二课堂”,营造良好实践氛围。同时,积极向外拓展发展,举办第七届重庆青年电影展(由重庆市电影局、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务处、重庆跳轴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组织师生学生参与到影展筹备、推广、执行等实践中,了解行业动态、贴近社会实际。

(3)建设艺术实践类学生社团

我校学生文化艺术类学生社团开展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也得到校内师生的一致好评。国际文化交流大学生艺术团聘请艺术专业教师,在例训、集训为学生提供专业艺术指导,提高学生艺术基础。本学年,牵头开展了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迎新中秋晚会,推荐选手参加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第39届重庆市大学生“校园之春”十佳歌手大赛。原创话剧《传承》剧组在重庆大剧院、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第八中学等地进行了话剧演出,现被列为重庆市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剧目。学生社团中,吉他协会举办了“燃冬”音乐会、九莘方言社举办了方言配音大赛、立言辩论社举办了立言杯辩论公开赛、青衿汉服社举办了“画堂春熹”上巳节成人礼、旅梦者戏剧社举办了戏剧之夜、博艺莎剧社上演了《一种旁观》、英华萃戏剧社上演了《青蛇》、佑歌戏剧社上演了《暗恋桃花源》、韩国文化协会举办了韩语歌谣大赏、京昆社举办了戏曲化妆讲座和庙会活动、动漫社举办了夏日音乐祭等。

(4)强化艺术教育的保障支持

我校做好艺术教育保障,加大了对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学校划拨美育专项经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基地建设专项经费、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专项经费。学校为了更好的开展艺术教育工作,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美育工作的积极性,争取更大的成绩,对川外办发〔2013〕3号文件《四川外国语大学学生艺术团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在锦绣楼原有学生活动中心、非遗基地、非遗活动室的基础上,持续完善了相关艺术活动设施配备。

中文系建立传统文化体验与研究中心,中心由央地共建与和重点学科两个项目的项目资金投入建成,是我校体现文化传承与科学研究双重职能而建成的应用研究中心。主要功能室有书画艺术室、古琴室、茶艺室、小剧场、汉语国际教育实训室、中介语语料库实验室、留学生语音诊断实验室、传统文化展示区、HSK考试中心、中文教师发展中心等。是在央地共建项目的基础上叠加建设的。面积超过800多平方米。中心集教学、科研、实践、展示、体验展示、体验、实践、科研与教学等多功能于一体,能同时容纳150人左右,服务学校中文学科人才特色化培养、留学生教育、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充分体现本中心学校文化传承功能,能同时容纳150人左右进行学习。该中心于2019年正式开放,各项教学活动、文化活动和研讨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外学生,书画艺术室、茶艺室、古琴室、小剧场、多媒体教室、HSK考试中心、传统文化展示区等已经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对外交流方面体现出明显的效果。

教育学院开放了东区博文楼学前教育实训室(学前教育琴房、学前教育美术手工室)以及学前教育西区实训室(仿真教室、儿童剧教室)等实训基地,保障了学生艺术活动的顺利进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筹建起古琴研习室,学校予以经费支持,设置古琴教室一间,购置相关乐器、设备、服饰一批,开展古琴传统音乐文化艺术教学工作。

四、艺术教育再结实践硕果

2019—2020学年,我校师生创作热情高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和荣誉。在抗击疫情,攻坚克难的时候,我们仍然用艺术教育的形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自我。校国际文化交流大学生艺术团发起开展的“声声不息”抗疫原创歌曲征集,用音乐为战“疫”作振奋激扬的凯旋之歌。所创作的歌曲《生命的使者》受到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等关注,引起了社会广泛传唱,观看人数达万余次。同时,为庆祝建校70周年,我们认真筹备校庆晚会,即使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也坚持每周进行线上训练和打卡,不仅是教会同学们学会坚持,也是带领同学们学习先进文化,更是传承和发扬川外团结勤奋的校风。

2020年6月,携金钱板作品《我的好乡亲》《不出门,我们都是乖乖D》《瘟神就走了》参加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举办的非遗抗疫活动,取得非遗优秀抗疫作品奖二等奖的好成绩,受到人民网、华龙网、上游新闻等媒体的报道。这就是我们抗疫期间的实践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实践成果。另外,我们的非遗作品也取得累累硕果。今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我们以“教育+扶贫”为主题的原创作品《好儿童》(现名《大山里的启明灯》)在与专业团队的竞技中,获得了沙坪坝区第一名,并代表沙区参加全市的专业院团比赛。

在我们筹备举办四川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晚会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卓越的艺术教育,所有的校庆晚会的编创内容全由川外本校艺术教育教师团队担纲完成,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长达半年的训练,晚会圆满举办,成绩斐然,取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打造出属于川外的文艺口碑。学生们在整个晚会筹备过程中也获得了最大的成长教育—艺术教育。同时,我校将艺术教育引入体育竞技项目,创作了一大批富有中国文艺特色的体育作品,获得了诸多荣誉。

尽管我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也仍存在一些矛盾和挑战。一是艺术教育资源亟待进一步整合。目前我校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承担单位比较分散,协同开展工作的效率还不够高。二是艺术教育投入亟待进一步加强。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艺术实践的师资相对匮乏,以非遗基地为主的第二课堂主平台虽已开始进行校外专家选聘工作,但仍然存在较大缺口;用于艺术教学、举办艺术活动的配套设施不足,基础较薄弱,艺术场馆、音乐厅、排练场、室外校园文化艺术阵地等仍相当匮乏,较大限制了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调动师生参与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填补艺术实践奖励投入,全面激发创作热情。三是艺术教育特色亟待进一步凝练。校内各单位在艺术教育方面仍有潜力可供挖掘,要以艺术实践为重要工作切入点、结合点和支撑点,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着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引导师生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滋养,提升艺术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建成川外特色艺术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