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代会及提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要公开事项 > 学校概览 > 教代会及提案 > 正文

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2022年学校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5-19 浏览次数:

守正创新谋发展 砥砺奋进开新局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

外国语大学不懈奋斗


——在四川外国语大学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8年1月,四川外国语大学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五年来,学校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发展时期。这五年,是我们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应势而为、担当作为的五年。学校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共召开5次全体代表会议,分别就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新校区的拟选址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在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新征程上踏出更加铿锵的发展强音。

——这是高位统筹谋划学校发展的五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重庆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战略,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系统谋划十四五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第三次创业,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做出系统部署,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重庆场景中的川外新篇章。

——这是学科专业建设实现突破的五年。学校先后设定内涵建设年”“学科专业建设年,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行动”“一流本科建设行动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两个历史性突破!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中,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和翻译专业学位取得历史性突破,进入全国同类学科第一方阵。教育部对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成果进行公示,学校申报的区域联动思政铸魂学科交叉创新引领:外语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实现了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历史性突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被批准为重庆市一流学科,学校获批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9个学科获批市级重点学科。语言智能、数字文化体验、智能商务获批重庆市第一、二批人工智能+”学科群立项建设。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个,新增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6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博士生导师由13人增加至33人,硕士生导师由117人增加至313;获得市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10门、市级研究生教改项目 55 项、市级研究生导师团队16支、市级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7个、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8个。学位授予质量不断提升,教育部学位论文抽查135篇,保持100%合格率。

一流本科建设成效明显。学校入选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获批1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增加泰语等11个关键语种,增加金融科技等5个新兴交叉专业;成立新文科歌乐书院,设立复语、复专业等19个新文科交叉专业、13个微专业、19个校企联合培养项目。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以上一流课程92门;国家、校级一流课程110,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8门,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及教学团队18个,建设16门核心通识课程。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重庆市教改项目129项。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1个,重庆市虚拟教研室2个,重庆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典型案例3个。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奖11项;在重庆市及以上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25项,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一等奖1项,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这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五年。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共投入人才专项资金1.5亿,出台和修订人事人才制度50余份。专任教师总数从 758人增加到910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由 32.19%提高到43.3%,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由49.6%增长到50.66%全校生师比不断优化,达到17.42。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144人,柔性引进包括长江学者在内的高水平专家23人,遴选资深教授、嘉陵特聘教授、嘉陵优秀人才和嘉陵青年学者共计179人次,新增省部级人才56人次,实现多个省部级人才零的突破。

——这是科研水平显著提升的五年。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76项,同比增长66.7%,其中获批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全国同类高校位居前列;获批教育部、省级科研项目193项,同比增长33.1%;承担横向项目87项。科研总经费投入18130.6万元,其中项目资金4952.4万元。出版各类著作近400部,在三大检索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300余篇。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5项,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项。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和当代中国研究院2个新型智库。紧贴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立20余个应用型研究平台,出版蓝皮书等20余部。《英语研究》2017年入选CSSCI来源集刊,《外国语文》2021年再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这是国际化水平提档升级的五年。学校被确定为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学校以重庆市非通用语学院获批重庆市人文特色高校立项并顺利结项。招收各类留学生613人,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学院达到 13个,生源国别达到47个。与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00余所学校/机构合作开展办学项目。五年来新增合作办学国家7个,项目76个,新增与世界200强高校斯特拉斯堡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共计派出学生1340人。349名教师赴国外相关高校交流、培训、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疫情发生前,每年约100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及汉语教学项目。

在多哥、俄罗斯、美国等3个国家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在厄瓜多尔建立了1所孔子课堂。2018年至今,孔子学院(课堂)数量达到4个,孔子学院(课堂)累计注册学员近万人。主办承办20余场高层次国际学术论坛。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推行外籍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加强对外籍教师工作评估,保障外籍教师队伍稳定。积极打造外教名师,外教荣获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友谊奖等荣誉称号。

——这是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的五年。组织20余人到周边区县开展讲座培训、应用推广、咨询服务30余次,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统筹做好9名驻乡驻村干部的选派等工作,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多渠道帮扶资金达500万元,消费帮扶近500万元。智库服务科学决策显示度不断提高,报送研究报告、 资政报告100余篇,被教育部等上级单位采用30余次。成立川外基础教育集团,设置川外附小并与沙区共建,平稳实现实验外国语学校民转公,大力推动川外附中与实外一体化办学。与高新区、九龙坡区、武隆区、两江新区合作共建重庆科学城中学、武隆中学、两江中学、九龙坡附属小学。

——这是民生福祉持续增强的五年。出台绩效工资相关文件12个,教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明显提升。统筹基础教育资源,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后顾之忧。完成安居小苑经济适用房划转出工作。通过招投标引进川外巴士T320,为师生提供更优惠便捷的校内通勤服务。规范学生宿舍热水供应服务,发放学生供热补助。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有序推进留学生公寓改建工程、东区学生宿舍整改工程、专家公寓装修工程等20个重点基建项目。全力推进学生就业一把手工程,克服疫情冲击和双减影响,千方百计保障学生就业。

——这是内部治理不断完善的五年。健全了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构建了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探索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的人、财、物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系统推进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学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活力。全面开展机构三定、干部集中调整,进一步理顺了内部治理结构,实现了干部梯队的整体优化。以学校章程为统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出台和修订近300项制度。全面梳理六大经济业务流程400余项。积极化债共计5.9亿元,有效控制债务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改善了学校财务状况。推动数字技术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建成业务系统近40个,改造智慧语言实验室等24间,形成涵盖教学、科研、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体系。推动图书档案管理创新发展,实现了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档案馆藏数字化。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夯实,实现安全管理网格化、三防建设智慧化。建设了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升级了一卡通系统,实现了本科生、研究生常规事务数字化管理。

各位代表们!面对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川外人闻令而动、众志成城,以强烈的家校情怀捍卫了我们的共同家园,打赢了三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英雄赞歌!五年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上级单位的关怀和指导,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协同共进,离不开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友好人士的关爱支持!无数倾情投入、担当作为的个人和集体让我们感动和自豪,无数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故事让我们铭记和感动。担当奋进的品质已经融入川外人的血脉,激励着我们继续扬帆破浪、逐梦前行。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同学们、广大离退休同志、校友和海内外各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学校在国内同类高校中优势不够明显,学科专业建设任重道远;非外语学科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办学资金紧张、办学空间局限、师资结构不够科学合理;人才培养针对性还不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依法治校的工作体系还不尽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坚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师生员工的希望和重托!

二、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期,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战略期,也是学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川外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起步期和攻坚期。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我们必须赓续红色基因,勇担责任使命,踔厉奋发前行,开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在立德树人上迈向新高度

一是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积极培育建设思政工作精品项目。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一步融入各语种、各层次人才培养。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分类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拓展研究深度与影响范围。二是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新文科建设为抓手,完善本科人才培育体系。推动专业交叉融合、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主动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专业。积极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继续做好各级一流课程建设,积极培养课程名师及教学团队。三是推动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加快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分类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能力与学位质量提升的一体化改革。适时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校生总人数达到4000人左右进一步加强奖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研究生科研创新与产教融合培养。四是探索数字时代育人新形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推动智慧学工建设。推动学校智慧教室一体化建设强化教师数字化时代教学技能培训

(二)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优化学科整体布局。保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省级一流学科的优势,重点建设3-4个全国特色优势领域。争取获批1-2个省级一流学科,形成2-3个相互促进、交叉协同、集群发展的学科群,力争1-2个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中进入前10%1-2个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进入前50%二是谋划学科新增长点。大力推动新兴交叉二级学科建设,重点支持区域国别学、翻译、国际传播、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申报博士授权点。推动外国语言文学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探索形成高显示度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系列成果。逐步构建人工智能+学科群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创新机制三是打造高水平导师队伍。强化学科团队建设,持续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导师规模逐步达到400人左右。引育国内外学界知名学者,打造外语学界名家团队。整体建成专业学位双导师制,强化专业学位产教融合培养机制的落实落地,建立跨学科科研团队与联合指导团队的资助机制,激发导师教书育人与科研创新的工作活力。

(三)在科学研究上提升新水平

一是培育重大科研成果。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重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助推西部科学城一带一路科技交流中心的建设,对接行业产业发展急需的服务能力,争取教育部创新团队零的突破,力争成功获批2-3个省部级科研团队,5-8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二是推进科研平台建设。推动科研业绩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完善科研机构和科研平台建设。力争获批1-2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3个省部级新型智库平台。办好《英语研究》《外国语文》2份重要刊物,提升6份辑刊办刊质量。办好外语界面研究会、认知诗学学会、体认语言学研究会等全国二级学会。三是提升科研服务能力。推动项目管理从重数量、重过程向重质量、重结果转变。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合作,引进社会资源,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推进与社会各界的智力合作,提升资政能力,推动横向课题和企事业委托项目提质增效。

(四)在人才强校上取得新成效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在教师选聘、职称考核、教学评价、科学研究、干部选用、岗位评聘、职务晋升等各项工作中体现师德师风评价指标,选树师德典型,实行师德一票否决二是聚力人才工程计划。聚力实施六大工程、十二项计划,做大做强嘉陵人才品牌,做细做活后备人才计划,做精做专国际人才特色,做深做实人才团队举措,做到人才精准吸纳、人才梯次培养、团队定制化培育。实现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达45%,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占比达50%;培育一批在国内和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和创新团队;实现国家级人才和团队零的突破。三是深化人才机制改革。形成注重实效、灵活精准的人才引进机制,加速国际化人才和外籍专家的聚集。持续优化1+4的职称评审制度,不断完善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创新人才考核机制,持续完善1+8的绩效工资体系。

(五)在国际化办学上跃居新平台

一是开拓国际合作新格局。持续支持教职工出国境访学进修,拓展与国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师资联培和定制培训。着力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出国交流品牌项目,加大学生派出规模,提升学生派出层次。办好已有中澳、中法合作办学项目,力争获批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逐步完善对外引智机制,健全外专外教的管理,优化外教师资政策。开拓国际学生招生渠道,稳定国际学生招生规模,优化国际学生生源结构,增强留学川外吸引力。二是扩大学校国际影响。推动学校科研机构与国外高校或机构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鼓励教师参加国际赛事或担任评委、裁判。助力学校各类研究机构的国际化建设,产出高质量的国际问题研究成果主办或承办高端国际学术会议,逐步扩大和增强学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三是拓展学校区域涉外服务。将学校打造成为西南地区外语学习、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为重要的涉外活动提供优质的多语种志愿者服务。

(六)在服务保障效能上彰显新担当

一是优化内部治理。切实提升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等机构的指导和引导作用,进一步做好三定工作。激发和释放二级学院的活力,强化协商互动、责权对等,推动权责下移。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作用,不断提高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水平。二是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推进银校合作等学校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的落地落实,持续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拓展学校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适时开展办学资源投入产出综合绩效评估,增强学校的经费开源与保障能力。提高审计、巡察对学校各级职能部门及学院经费使用的监督力度。完善校办产业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完善后勤基建服务体系,健全校园应急管理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营造更加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三是稳步推进校区扩建工作。积极主动争取上级部门支持,《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四川外国语大学关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新校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继续推进校区扩建工作,力争妥善解决新校区土地拆迁、平地等相关费用。如果校区扩建因拆迁、平地等事宜与沙区无法达成共识,学校将在民主决策基础上积极推进校区新选址的论证调研,多途径推进校区扩建工作。

各位代表!

长风浩荡启新程,奋楫扬帆正当时。新征程上惟有不懈奋斗,方能不负时代。越过山丘,前方可期荣光守候;笃定信心,征途虽远必会抵临。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踔厉奋发、锐意进取、挺膺担当、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川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