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进行时

当前位置:

首页 > 抗“疫”进行时 >

抗"疫"故事|张晶: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点击数量: 更新时间:2022-10-31

穿上防护服的外衣,戴上面屏、口罩、鞋套、手套、头套,持续穿梭在几个隔离点间运送标本。这份工作从生疏到熟练,只需要六天的时间。自10月14日至10月21日,这六天里,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张晶老师负责着协助核酸转运的工作。

全员核酸检测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工程,且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我校师生每日均需进行核酸检测。由于人数众多,一次核酸检测持续时间长达2-3个小时,每间隔1个小时就需要有人员到核酸检测点取走已经采集的标本送检。由于这份工作需要近距离接触标本,张晶老师必须要全程穿着隔离服。谈起这段经历,张晶老师说:"10月14日中午一点是我第一天穿上防护服的日子。全套的防护服一共六件。从10月14日到21日6个核酸检测日,气温都不超过30℃,我穿着防护服时间不超过3小时,但依然感觉到强烈闷热感。再加上N95口罩比普通口罩更不透气,这应该算是我工作期间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了吧。"

在此之前,张晶老师在疫情中还承担着送餐的工作。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主要负责我校地势最高的松21和松22宿舍的餐食保障。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再加上中文学院部分老师因疾控要求被隔离,人手并不充足,更大大增加了志愿者老师们的工作强度。张晶老师更是在此工作期间不幸拉伤手腕,但他心系着保证同学们的一日三餐才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当时依然坚持工作,直到学校疫情防控级别降低才后觉手臂疼痛难忍,半夜去医院看急诊。

人心齐,泰山移。我校师生在疫情到来之时互帮互助,共克难关。张晶老师笑着说:"从第二天开始,兄弟院系、学校后勤保供单位以及学生志愿者开始帮助我们运输餐食,效率提高了很多。宿舍同学也帮助分发盒饭,维持秩序。领导虽然因为疫情被隔离,但依然通过手机互联网在隔离期间指导我们的工作。校领导得知我们工作困难后,在10月10日成立了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邹渝同志担任支部书记的临时党支部。党支部的成立让工作在一线的我们,心里有了更大的底气,工作中的各项困难也逐渐得到了解决,让我们负责的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10月13日,为了杜绝交叉感染,我接到通知,所有外围服务的志愿者,工作人员必须到办公室居住。收拾好行李后我也搬到了立德楼办公室暂住。当晚,我不断听到楼下有汽车和行李箱拖动的声音,此后的几天,学校办公楼夜晚灯火通明。这些都见证着学校的老师和志愿者们不分昼夜地投入到抗疫的工作当中。我们所有人都在为抗疫工作努力着,内心盼望着疫情可以早日过去。"这些都真切地让张晶老师感受到了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还有千千万万川外人在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着。

正如张晶老师所说,"在整个抗疫工作当中,每一个人都在不同岗位默默奉献着。"这让他打消了刚开始工作时内心的忐忑与不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只要学校需要,只要工作需要,他就会一往无前地去奋斗着。这是无数川外人秉持的信念,在这样的信念之下,昭示着我们必将胜利。

文|新闻中心王瑞佳

审核|薛红

校对|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