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进行时

当前位置:

首页 > 抗“疫”进行时 >

因校制宜精准施策——四川外国语大学春季学期线上开课

点击数量: 更新时间:2020-03-04

 

 

1.统筹规划,多方联动。学校根据在线教学规律,循序渐进、统筹安排相关工作。学校成立了在线教学领导小组、管理服务工作组、技术服务工作组、院系工作组,先后召开5次会议,分准备、试行、正式教学三个阶段开展工作,发布了针对教师和学生在线教学的系列公告,统计了所有春季学期开设课程在线教学方案,做到师生和课程全覆盖。根据各类课型教学模式的要求,行课过程中老师们采用多平台功能互补方式进行授课,充分发挥不同平台特点。学校国际教育学院针对中澳合作办学项目部分出国学生因春节回国后无法返澳学习的情况,积极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沟通,出台弹性学期政策,允许学生在4月中旬澳洲假期返校后重修课程,保证此类学生能够如期毕业。学校大学外语教学部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积极主动学习研究直播平台达十余种,并依托该部全国精品在线课程资源和多门教师自建课程,提前做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和翻转课堂准备工作。

教师线上授课

2.因课施教,分类施策。学校坚持一校一案,把授课内容和形式选择的主动权交给教学单位和老师,鼓励老师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方法,多平台、多形式开展在线教学,充分利用已有优质慕课资源,实现多样化优质教学资源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相结合,并对特殊课程进行特殊处理,做好预案。学校春季学期共开设各类课程715门,其中进行在线教学课程713门,使用其他平台课程91门,自建课程20门,在线授课比例达99%。学校中文系向学生发送“疫情期间本课程学习安排的建议”,每位教师为学生提供5本以上阅读书目,涵盖与本课程相关的国内外经典名著和近现代学术名著,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鼓励学生写学术札记和书评,以师生共同研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在超星平台向学生分享传统文化中有关卫生防疫方面的经验与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战胜了历次瘟疫,坚定师生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学校国际关系学院张国玺老师及时总结前期线上教学“试课”时存在的问题,利用现有慕课资源和口语规划教材相结合,采用集中精力、分组教学策略,实施师生按时分小组进行在线口语教学+学生线下完成等量口语任务的“双轨制”,通过巧妙设计每周口语讨论话题,实现了线上线下资源优势互补,既保证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学有所获,也避免了网络环境、学生学习意愿等不可控因素对线上教学效果的干扰,确保教学效果“不走样”。

学生在线上课

3.问题导向,服务师生。学校坚持问题导向,科学预判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教务处、信息技术中心与各在线平台通力合作,积极发挥教学单位负责人、教学秘书、辅导员的作用,坚持在岗在线值班,加强在线教学培训,提供丰富教学资源,老师们通过QQ群、企业微信、超星、慕课、百度云盘等不同平台开展了直播、录播的网络教学模式,并通过学习通、QQ、微信群聊等形式辅以及时辅导答疑,及时沟通解决师生在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学校教务处每天通报所有课程在线教学情况,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教学质量保障为目标,确保在线教学高质量进行。

学校翻译学院唐昉老师说,这次教学模式的转变让我深深感到线上教学并不单单是课堂教学的网上直播,更需要教师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充分利用已有优质慕课资源,实现多样化优质教学资源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结合。比如针对《英汉笔译》课程,我给不同学习需求的同学分别推荐线上拓展学习资源:希望系统学习的同学浏览《翻译有“道”》慕课;偏爱影视歌曲翻译的同学加入《趣味英语与翻译》慕课;想要参加翻译资格考试的同学在《CATTI翻译资格考试笔译备考基础》慕课平台强化训练。通过学习通+QQ群结合的模式,开展签到、音视频播放、讨论、答疑、测验等活动。虽然无法面对面讲授,但每一次的提问反馈,每一次的互动讨论,都能感觉到同学们的积极投入与专注。

课堂反馈

日语系17级曾贤灏同学说,在当下这种特殊时期,既要保证全体老师同学的生命安全,又要不落下教学进度,线上授课是最优选择。综合日语课老师通过“腾讯课堂”app对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的语法题部分进行了讲解,并分发电子答题卡让同学们进行限时1分钟的练习,老师结合同学们对选项选择的统计并进行详细讲解。课堂最后老师还发布了课后作业,这样的上课方式让许多同学都耳目一新。虽然总体的体验效果不错,但还是希望我们能尽快战胜疫情,早日重返校园。

课后作业

图:各院系

文: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