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学术委员会 研究机构 学术活动 研究人员 省部级获奖 管理制度  
英文版  
思想的盛宴 灵魂的洗礼——著名学者孟华教授来我校讲学
值此6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同学术界相关领域的了解和沟通,我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4月21日下午,应学校邀请,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孟华教授在宏文楼国际学术报告厅为全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形象学导论:理论与实践”的精彩学术报告。研究生部主任严启刚教授担任主持,中心张旭春教授、刘波教授一并出席聆听了报告。
孟华教授是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在中法文学、文化关系研究,形象学研究。为感谢她一直以来对中法文化交流特别是传播法国文化所做的贡献,法国政府曾先后授予孟教授“棕榈叶学术骑士勋章”(1993)和“棕榈叶学术军官勋章”(2006)。近几年,孟教授退而不休,始终怀着“一个人活着就是为了他人生活的更美好”的信条,笔耕不辍,著书立说,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本次报告,孟教授首先由“形象研究、形象学”的起源说起,分别就研究方法、研究基本层面及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回顾了形象学作为一种理论发展的历程。她认为“形象学”这一称谓始终属于“国际文学关系研究”的大范畴,当代形象学对传统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把形象学推进到前所未有的体系化阶段。但革新并不应意味着彻底抛弃传统,而应是对传统的创造性发展与继承。因此,孟教授提出,形象学研究应在处理传统和革新的关系中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不应片面化与极端化。孟教授继而细致分析了巴柔关于形象学“他者”的定义,指出,无论形象学研究重点怎样变化,它所研究的内容却从未脱离过“异国与异国形象的塑造者”、“被注视者与注视者”两个方面,且此二者之间是互相依存,二元对立的关系。
讲座第二部分,孟教授结合具体的实例,“从19世纪法国笔下的中国形象看汉学研究的形象建构功能”。孟教授先是分析了鸦片战争前后,法国社会对中国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一面是法国报刊中充斥着的对中国的负面报道,一面是法国著名作家笔下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中国”形象。孟教授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引用奥诺雷•多米埃的漫画、维克多•雨果的诗歌、传教士的游记向在场观众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个个鲜活的实例,其深情的诗朗诵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形象学是比较文学近几十年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它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学界特别是法德学界,90年代初,孟华教授第一次把它译介到中国,从此,形象学在我国得以广泛的传播和迅速的发展。本场讲座,孟华教授结合多年的研究及教学实践,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给在座的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其大气、淡定、优雅的授课风格更让人回味无穷。

                                                                                                                                                  (文/图:周曼曼)

版权所有 四川外语学院 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