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学术委员会 研究机构 学术活动 研究人员 省部级获奖 管理制度  
英文版  
翻译:从书房到作坊——谢天振教授来我校讲学
12月18日下午,宏文楼国际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导谢天振教授在此为我校师生讲学。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时间里,谢教授侃侃而谈,将个人对翻译的有关思考娓娓道来。提及翻译的方式,他十分肯定地说,将会出现从书房到作坊的改变。
与主持人费小平教授握手,向听众示意,笑容可掬,款款走向讲坛,一身休闲打扮的谢天振教授精神抖擞地站在大家的面前。他先由2009年国际翻译日主题“working together”说起,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独善其身的翻译工作者告别孤芳自赏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
从以宗教典籍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宗教典籍翻译阶段,到以文学名著、社科经典为主要翻译对象的文学翻译阶段,再到如今以实用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文献翻译阶段,谢天振教授指出,翻译的性质、方式、手段已经发生了变化,“working together”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翻译的职业化时代和新的翻译现实呼唤确立专业翻译的教育理念和树立翻译学的独立学科意识。为此,他提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建立适应职业化时代需要的翻译课程,探索职业化时代的翻译理论。谢教授说,理论不仅有指导实践的作用,更有认识实践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大力推进专业翻译教育,正确处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另外,谢天振教授也特别提醒大家,专业翻译教育并不意味着文学翻译的终结,也不否认译者的个人努力和贡献,他勉励在场有志于翻译的同学耐住寂寞,勤奋学习,在广阔的翻译世界中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随后,谢天振教授与在场的同学进行了互动交流。

                                                                                                                                                                            (文/图:周曼曼)
版权所有 四川外语学院 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