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学术委员会 研究机构 学术活动 研究人员 省部级获奖 管理制度  
英文版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钧教授应邀来我校授课

2016年5月20日至25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王炳钧教授为我校德语系研究生讲授了以“动物 (Tier)”为主题的专题研讨课,并做了题为“风景的历史建构”的学术报告。

专题讨论课以学生作报告和就报告中所提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的形式进行。该课以Thomas Macho在Vom Menschen一书中撰写的“动物”(Tier)一文作为引子开始。通过对此文的讨论,学生简单了解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动物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发展脉络和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区别,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后,课程从生物学的角度探究了动物发展进化的历史,并逐步延伸至社会学、神学和人类学领域,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了动物问题。

在西方传统哲学话语中,人们遵循的总是自我优先的生物学法则,人居于主体地位,人是优先于动物的。而到了后现代,这种人类中心主义遭到了普遍质疑。解构大师德里达就在他的文章《我所是的动物(更多随后)》中为动物“平反”,将动物和人放在了同样的地位来看待,动物不再是人类观看的客体(Schauobjekt),而成为了观看的主体(Schauobjekt)。这种观念的转变为人和动物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动物作为一种文化学现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此次研讨课选取了两篇比较典型的文本进行分析讨论。第一篇是:克莱斯特的《圣凯茜丽或音乐的魔力》(Die heilige Cäcilie oder Die Gewalt der Musik);第二篇是:施托姆的《林苑一隅》(Waldwinkel)。在对文本的分析讨论中学生们慢慢对如何将理论与文本相结合有了更深切的感触。

除了课堂的交流之外,在课间和课后的休息时间,王老师还与学生们一起探讨了当下最热门的,如“机器”“媒介”等主题的研究发展现状,并且解答了她们在研究生阶段遇到的有关文学学习方面的问题,学生们表示受益匪浅。

“风景的历史建构”学术报告中,王教授认为,风景是人类一种历史建构,它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种审美观念的折射。感知风景的前提是人走出了与自然的紧密关联,生存在自给自足状况中的人们不会对风景有感觉,因为他们关注的首先是自然的另类价值,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样的字句,不会出自于在漓江上靠捕鱼为生的人。与自然的脱离使自然成为认识的客体,距离感所产生的陌生化发出好奇,使人产生描述、征服自然的愿望。风景的流变折射着人类观察方式的可能,在中世纪是一种上帝观的观察视角,到了人文主义时期开始系统地解读自然,随着测量法、透视法的发展,画家可以将风景真实的再现,这是一种由主体出发感知世界的方式。而到了现代,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风景成为自然整体的一种割裂,人们看到的不再是自然,而是图像。19世纪出现了园林建设与文化风景,人们塑造风景以供人观察,风景成为无实用价值、昂贵的消费品。而到了20世纪初期的文化学则把风景放在人与自然的异化的关系中来观察。最后,王炳钧教授以《理想住宅》一诗说明了后现代城市乡村的二元对立又正在消失。

文: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张熠琳、武孝梅

版权所有 四川外语学院 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