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学术委员会 研究机构 学术活动 研究人员 省部级获奖 管理制度  
英文版  
复旦大学杨乃乔教授到中心讲演
2008年5月22日晚7点,应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之邀,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导、比较诗学研究专家杨乃乔教授在我校宏文楼报告厅做了一场学术讲座。杨教授以“路径与窗口——论刘若愚及在美国学界崛起的华裔比较诗学研究族群”为题,深入介绍了刘若愚、夏志清、孙康宜等华裔学者“在西方学术语境下操用英语所展开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认为这批学者既将中国诗学准确地介绍给西方,又利用西方的理论构架重新印证、演绎中国诗学,将中国诗学有机地汇通整合到世界诗学体系中,其研究本身也就成为了中西对话的一个窗口。
杨教授首先整体介绍了华裔学者的比较诗学研究。他认为这些学者所操用的英文已经是一种“杂混的英文”,语言已经“屈服于使中国文学理论思想出场”,中国学术文化传统对英语写作底层渗透不可遏制。同时,因其处在西方学术语境,其学养构成和学术视野又使他们的研究要借助西方诗学体系来归整“感悟式、零散式”的中国古代文论。比如刘若愚的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就采用了Abrams《镜与灯》的诗学体系,但刘又对其体系进行了修正使之适配于中国古代诗学,而夏志清则是用西方文论来诠释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先驱。杨教授以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进一步阐释了这种研究的本质:华裔学者就好象是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国人,中国人看到了与自己同样的黄皮肤、黑头发,感到新鲜的只是外面的衣服;而西方人则看到了与自己同样的衣服,感到新鲜的却是内在的本质。此比喻也可解释当下文艺学界争论的中国文论“失语症”的问题,与众多学者认为中国文论已在西方文论大潮中失语的观点不同,杨教授认为“是西方文学理论在汉语语境下失语”了,我们在将西方文论运用在中国文学现象中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改写和丰富,是“我把西装穿得汉化”了。而对于目前不少研究生论文以西方文论硬套中国文学现象的做法,杨教授也认为“很不舒服”,他认为最漂亮的比较文学应当是找到两种文化间的适配性、整合性和交集性,也就是寻找汇通中西的路径和窗口。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在一片掌声中结束,杨教授以其严谨考究的用语、深刻新颖的见解折服了每一位在场学子,而其随和平易的大家风度也令人久久难忘。

版权所有 四川外语学院 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