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学术委员会 研究机构 学术活动 研究人员 省部级获奖 管理制度  
英文版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均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应我校德语系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邀请,北外王炳均教授于2017527日下午430在博文楼举行了题为“游戏理论”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冯亚琳教授主持,数十名德语系教师和研究生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在下午的讲座中,王教授围绕游戏理论这一主题,向我们介绍了文化视角下游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王教授首先强调了在抽象层面界定游戏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并尝试着寻找一种适合现代人讨论研究的游戏理论。  

   王教授指出,最早在古希腊时期先哲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已经就游戏问题进行过探讨。然而古希腊时期的游戏理论难以摆脱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框架。中世纪时期更是将游戏套上了宗教的外衣。王教授提出,直到18世纪末期,康德、席勒才开始将游戏真正意义上提升到审美层面上。康德一方面将自由的游戏与审美判断相结合,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游戏是培养儿童习得理性的重要途径。而席勒则将审美游戏与“完人”理论相结合。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格罗斯则从自然选择论出发,多角度系统地界定了游戏理论,提出“过剩能量论”及“游戏先于文化”的观点。20世纪法国哲学家褔柯则从经济学理论探讨了经济游戏中的浪费问题以及通过骰子游戏反映流水线工作带来的社会中的异化问题。60年代的女哲学家海德曼则从游戏与存在的关系出发,试图从游戏中获得存在的可能,并把游戏中的审美体验带到生活中去。王教授又指出,真正对游戏的划分起到重要作用的则是法国哲学家罗杰·凯洛伊斯。他将游戏大致分为四类:竞技类,智力类,装扮式,迷醉型。90年代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从符号层面论述了能指与所指之间断裂的游戏。最后王教授总结了游戏的四种要素:空间,规则,非产生性,偶然性。

报告结束后冯亚琳教授对王炳钧教授的报告作了总结陈词。听众就游戏的非生产性,游戏的主体性等提出相关问题与教授做出探讨。

 

 

 

版权所有 四川外语学院 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