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学术委员会 研究机构 学术活动 研究人员 省部级获奖 管理制度  
英文版  
中心冯亚琳教授应邀参加德语文学研究传统与学科建设暨范大灿、叶廷芳先生学术成就座谈会

2023年5月14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与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协办的“德语文学研究传统与学科建设暨范大灿、叶廷芳先生学术成就座谈会”,在北京大学民主楼208室成功举办。

中心冯亚琳教授在第二单元“怀念与展望”中“中国日耳曼学的代际记忆与自我建构”为题作了发言。

冯老师回忆了自己与叶廷芳老师在张家界学术研讨会上的首次碰面、叶老师富有磁性的男高音歌声、叶老师每每的赠书,也回忆了范大灿老师温文尔雅的学者风范、转述了安老师对自己语音语调的夸奖,以及由范老师于2003年推荐的一位外教老师而开启的川外和柏林自由大学长达二十年的交流合作。两位大师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比如范老师主编的《德国文学史》是案边必备,对学生、老师和研究者来说都是如此。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学者在逐渐离开人世,冯老师认为只有了解了他们的治学历程,才能明白自己从何而来,才能知道自己向何而去。

冯老师以文化学作为关键词,强调我们首先要注重语言素养,不必和德国人一样好,而是要努力获得对语言表达的敏感性以及对文学文本的分析理解能力。前辈学者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是诗人和语言大师,冯老师希望年轻学者能够克服中生代人的先天不足,多向老一辈学习。同时,冯老师认为,也要注重文化素养,要了解对象国的文化、艺术、政治、历史等等,也要扎根中国。老一辈是扎根中华文化沃土的日耳曼学者,有文化自信,这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了解,即使经历了挫折和苦难,也能够坚持,比如朱雁冰教授,就被称为“重庆的孔夫子”。另外,冯老师也提醒大家,要注重翻译。前辈学者几乎都同时是翻译家,他们翻译卡夫卡、迪伦马特等人的作品,虽然往往费时费力,在评价体系中也难以得到相应的承认,但他们坚持译介,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坚守在翻译事业中。冯老师希望学科传统能得到传承,要争取一代更比一代强。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冯亚琳教授发言

座谈会最后的闭幕式环节由胡蔚老师主持。李永平老师作为北京大学德语系77级校友补充道,范老师还是个体育迷,亲和力很强,和学生关系很亲近。叶老师这一生很艰难, 1955年第一次考大学时成绩非常好,却因为手臂残疾,没能被录取,隔年才得以进入北大,冯至先生欣赏叶廷芳,去外文所当所长时,还把叶老师调过去。范老师和叶老师都是纯正学者,又有不同的风格:范老师在大学潜心学术、培养人才;叶先生则是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关心圆明园、北京城市的建设和计划生育问题等等,也愿意为自己所坚持的事而奔走。

黄燎宇老师谈及两位先生的为学和为人,对他们充满敬意。他们两位提携后人,也是源于他们自身的经历与人才观。两位先生做学问,都有现实关怀,都通过学术对思想解放作出了贡献。叶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对卡夫卡的译介与研究推动了中国文学界与知识界对卡夫卡的广泛接受,而范老师撰写的卢卡契和梅林的文章,向学界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多样性。同时,两位前辈都非常关心时政。关于为什么叫“德国文学史”,而不叫“德语文学史”,黄老师认为文学史中的“德国”究竟从区域还是从语言鉴别,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冯亚琳老师补充说,两位先生都是大写的人、纯粹的人。她也介绍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副教授廖峻老师由其推荐,师从叶老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博的过程,展现了德语学科传承的一个鲜活案例。

王建老师回忆道,安老师是其刚入校时的班主任,也因安老师而认识了范老师,后来做了范老师的学生,跟范老师聊许多事情,通过范老师的叙述加深了对北大的了解。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曾和范老师一起参加由歌德学院举办的关于表现主义论争的研讨会上,在会上担任同传。正是以范老师为代表的那一代学者,促成了对卢卡契等作家及其文学理论的重新审视,不仅推动了德语文学研究,对当时中国文学研究界也有很大影响。王老师总结道,虽然守正创新背后是严重的危机感,但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愿后辈向两位先生学习,时代在变,但是初心不会变。

在上述发言学者外,还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对外经贸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的六十余位师生和北大德语系系友参与了本次会议。大家纷纷表示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追思与研讨,收获很大,也感慨良多。专程赶来参会的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84级西语系德语专业毕业生马建钧老师表达了对于两位先生的深深敬意,并真挚地表示“自己永远是北大西语系德语专业幸福的学生。”最后,胡蔚老师代表主办方,对全体参会者以及由毛明超老师带领的会务工作团队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版权所有 四川外语学院 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