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规划

四川外国语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22-01-21 浏览次数:

四川外国语大学

“十四五”发展规划

四川外国语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编制,在总结学校“十三五”发展情况基础上,阐明学校未来五年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大改革和重大举措,引导学校科学发展。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庆市委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顺利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办学实力稳步提升。

(一)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十三五”期间,学校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先后两次修订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修订完善了全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工作实施办法;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印发《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十三五”期间,形成了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设立研究生支教团临时党支部、社会学系城口临时党支部、“学生之家”功能型特设党支部、学校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等,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进一步修订、完善院(系)党组织会议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试行)》等制度,制定《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重点任务台帐及责任清单》,定期研判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维护了意识形态阵地安全。深入推动“一体两翼三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坚持党管干部,通过综合改革,调整正职干部33名,提任正处级干部7名,调整副处级干部20名,提任副处级干部30名。坚持党管人才,全职引进博士112人,教授12人,柔性引进教授17人;共有48人获得高层次人才称号。获评省级导师团队16支、省级协同创新团队1支。进行“以案四说”“以案四改”教育,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进一步提高了统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二)“双一流”建设不断夯实

“十三五”期间,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及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在163所参评院校中处于前10.43%的位置。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成功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重庆市一流建设学科。6个一级学科获批“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成立“重庆非通用语学院”,新增泰语、匈牙利语、希伯来语、缅甸语、波兰语、捷克语、印地语、罗马尼亚语、马来语、乌克兰语、土耳其语11个语种,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输送了3个语种共80余名紧缺人才。成立语言智能学院,提升了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社会服务能力。新增法语等3个“三特”专业。英语等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交学等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闻学等18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立项建设项目,形成外语与非外语专业协调互补发展的良好态势。成功申报“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协同创新中心”,建成省级重点研究基地3个,获批重庆市社科基地1个。

出台《优秀科研业绩奖励办法(试行)》《科研机构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实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零的突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2项(包括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省级项目109项;发表国内权威期刊论文45篇、三大检索论文27篇;立项“一带一路”相关项目55项。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获得重庆市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人才引进、岗位聘用、人才培训、人才梯队建设、人才团队建设、自主职称评审、绩效工资等管理制度。新增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8人,巴渝青年学者4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6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人;建成16个高水平研究生导师团队,8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校级优秀团队。创新人才培养举措,开展嘉陵系列人才评聘活动,评聘资深教授3名,嘉陵特聘教授12人,嘉陵优秀人才26人,嘉陵青年学者35人;利用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设资金,选拔和建设了36个国别研究创新团队。

(三)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深入推进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建设“外语+”的分类人才培养体系。本科招生覆盖全国29个省份,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新增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建设双语课程57门,全英课程30门。获得市级教改项目79项,其中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13项,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8门,重庆市级一流课程24门。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1项、市级项目142项。评定2个专业为“专业思政”立项建设项目,22门课程为“课程思政”特色课程立项建设项目。新增73个校级教材资助项目,出版教材18部。获市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13门、市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4项、市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85项。实现学术理论前沿课对硕博层次学术型学位点的全覆盖。获市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立项资格7项、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1个,增列校外及行业导师61人,增加行业教师26人。获重庆市高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2篇,评选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80篇,硕士学位论文在重庆市学位办组织的历次学位论文抽检中合格率为100%。

(四)社会服务能力切实增强

“十三五”期间,学校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以24个外语专业为依托,着力建设当代国际话语体系研究院等4个应用型研究平台,打造有影响力的高校智库。加强金砖国家研究院、德国研究中心、犹太与以色列研究中心等教育部备案研究机构建设,打造有影响力的国别区域研究中心,服务国家和地方对外交流与合作。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训了近6万名具有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多次获得教育部、市教委和教育考试院颁发的各类表彰和荣誉。积极开展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对口帮扶巫溪县天元乡和城口县多个乡镇,为城口县培养20余名社会工作骨干人才,投入30万元打造“同步课堂”,依托社会工作等专业,打造“社工进村”,入户帮扶。选拔4名优秀干部赴万州等地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并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应有贡献。

(五)国际化办学水平扎实提高

“十三五”期间,学校以提质增效为主要目的,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在校际交流、师生派出、对外引智、合作办学、汉语国际教育等方面整体推进,促进了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共与24个国家/地区的76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交流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出台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办法相关文件,赴境外参加学术会议人数逐年递增。教师有出国(境)经历的比例达到58%,年均派遣600人左右在校生赴海外交流,年均400余名毕业生赴海外深造,年均接收国际学生380人左右。2019年实现招收国际博士生零的突破。接收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生、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生259名,接收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资助的夏令营学员239名,接收减免学费交换生300名。举办孔子学院2所,1名中方院长被评为“2016年孔子学院先进个人”。与印尼和泰国相关学校合作,打造面向亚洲地区的涉外汉语人才海外实习基地。

(六)现代化治理水平较大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通过推动办学模式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机制、规范内部治理等措施,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以学校章程为统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新建和修订制度281项,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开发转化、科研经费管理、学术诚信、知识产权保护、公务用车等制度;制定了《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着力抓好重大经济活动、人才引进、招生录取、干部任用等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全面提升了学校内部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全面梳理预决算、收支、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等六大经济业务流程400余项,切实扎紧织密了制度的“笼子”,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严控风险。自2018年起,实施二级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与全校二级单位党政领导签定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任务书》,有效推动了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七)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十三五”期间,学校在办学经费筹措、资产采购和管理、资产效益提升、智慧图书馆建设、后勤保障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实效。实现了财务良性运转,化解债务5.9亿元,无商业银行贷款,结束了近二十年的化债历史。顺利完成新旧会计制度转换,建立了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强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招投标采购内控机制。2016年安居小苑二期工程竣工,建筑总面积42,853㎡,基本解决了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校园环境改善工程成效明显,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持续推进,完成了学校统一门户、统一认证、统一数据交换平台、智慧教学试验区等建设,为全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切实提高了管理服务效率。

经过建设与发展,学校各项事业扎实推进,办学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办学治校特色有待进一步凝练,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的内涵阐释需进一步深化;第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竞争力需进一步增强,多学科融通发展、协调发展需进一步加强;第三,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仍需完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仍需不断强化;第四,外国语言文学高端人才引进还存在不足,拔尖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缺乏,创新团队的影响力不足;第五,科研实力与管理水平仍需提高,高显示度的成果仍不多;第六,国际化办学特色尚需进一步凝练,高水平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有限,高水平外籍教师引进力度有待加强;第七,现代化治理体系和能力有待提升,办学空间亟待拓展。

二、发展环境

(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围绕科技、人才、资源、文化的竞争日趋白热化,高等教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的讲话精神要求,学校应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深入研判国际形势,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审慎谋划,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及2035年远景规划。

(二)我国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个阶段,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态势稳中向好,开始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认可和响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抉择,将高等教育定位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战略部署,尤其是“双一流”“新文科”建设的启动,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外语优势和特色,着力服务我国外交事业与文化传播、促进重庆市对外交流与合作,奋力谱写“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三)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关键时期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知识生产新模式的出现、互联网技术对知识创新与传播方式的改变、人工智能引发的教育革命等不断重塑教育形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且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学校应牢牢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性机遇,努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实施语言战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外国语大学,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四)重庆正处在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期

“十四五”时期,重庆市发展环境和条件都有新的复杂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为重庆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与有利条件。重庆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不断提升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水平,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呈现出新气象。学校必须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搭上重庆市高速发展的快车,融入重庆战略发展与建设,为提升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水平、创造更好的开放经济环境、促进重庆产业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牢固树立守正创新、融合特色的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新文科”“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质量,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

(二)发展战略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牢牢把握新时代发展机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新理念,全面实施“1359”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1”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目标。即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为指导,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实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3”是三个发展重点。即实现以“双一流”“新文科”理念为引领的学校内涵式人才培养新发展;谋划并完成新校区建设,推动学校新历史发展阶段的外延式拓展;以“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项目为抓手,实现学校国际化的全新发展。

“5”是五个一流。即外语学科建设达到国家外语类高校一流水平;专业建设质量达到重庆市高校一流水平;人才队伍国际化达到重庆市高校一流水平;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达到国家外语类高校一流水平;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法治化达到重庆市高校一流水平。

“9”是九大举措。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三全育人体系;优化以质量为先的学科专业结构;建立研究生与本科生分类培养机制;推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的“质量革命”;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形成优胜劣汰的科研管理机制;打造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建立全链条多维度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形成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协同的创新创业机制;推进民生项目落地,强化师生凝聚力。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总体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新文科”“双一流”引领下的学科专业优化目标全面完成,学科专业梯次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力争新增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或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国家级一流专业达到13个,国家级一流课程达到14门,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科研评价综合改革基本完成,激励机制效应明显,科研能力大幅提升。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超过4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超过2项,国家级科研奖励力争超过2项。师资队伍建设满足学校发展目标要求,总量达到1200人,博士学位比例达到45%,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5%,实现国家级人才和名师的突破,培育8个以上国内高水平创新团队,新增30名以上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新格局下国际化建设全面推进,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学生培养国际化深入发展,新增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达到50%,保持国际学生年均在校200人次左右。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法治化取得明显成效。新校区建设基本完成,办学空间得到充分保障。

2035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综合实力进入国家外语类高校前列,优势学科进入国家一流行列;学科专业结构明显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人才培养特色优势凸显;办学水平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服务国家和地区发展的能力更加突出;对外合作交流深度发展,全面实现国际化;智慧校园及整体服务功能协调运行;全面实现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化。

四、重大改革

(一)“双一流”建设为引领的内涵式学科专业发展改革

“十四五”期间,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着力优化学科整体结构,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形成特色交叉学科。在统筹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建设基础上,优化外语专业结构,规划非外语专业布局,深化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推动专业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实现学科专业内涵式发展。

1. 强化学科专业育人功能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强化学科专业育人功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上新台阶,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引领作用与对其他学科的政治理论支撑作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学科专业建设全过程,落实到课程教学全方面,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

2. 凸显学科专业内涵特色

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保持西部领先,力争部分非外语学科在国内形成更大影响力;建成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推动重点学科与“语言智能”学科群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导向、分类推进的基本原则,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推动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格局,不断完善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人格塑造为核心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带动专业内涵整体提升,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3. 打造高水平学科专业团队

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形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高层次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体系。实施稳定有序的教学科研支持政策,设立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培育和建设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与跨学科教学创新团队。

4. 增强学科专业创新发展能力

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聚焦学科重大发展问题,加强对省级一流学科与重点学科中重大建设内容的攻关与创新,推动外语学科重大理论与实践国家项目的培育和组织,非外语学科重大涉外理论与实践国家项目的校内合作与培育,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理论与应用型项目的合作,推动学科专业创新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二)“新文科”理念为指导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以“新文科”理念为指导,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原则,全面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实现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质量保障等全面进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 促进专业全面优化

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优化外语专业结构,统筹专业增量,积极推动外语类专业与非外语类专业的深度交叉融合,打造川外特色的交叉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专业建设;淘汰难以升级的老旧专业;更加注重卓越人才的培养,对标国家“双一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一流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专业优化培育与良性发展。

6. 推动课程提质更新

紧紧抓住课程这一人才培养新基建的核心要素,推动各级各类课程全面提质更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写入教材;以“两性一度”为标准,强化校本一流课程的建设,进一步充实优质课程资源库;鼓励支持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等新型课程建设;加大双语及全英课程支持与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外语优势,打造国际化特色课程。

7. 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发展。整合外语学科和非外语学科优势资源,推动人才培养学分制改革、大类人才培养改革、本硕联合培养、校内外联合培养与国际联合培养的综合人才培养改革,推动形成“一专多能,一精多会”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方式;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依托外语优势,开展法学、新闻、管理、经济、艺术等系列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应用型培养机制与方式变革。

8. 推动质量体系建设

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全面质量监控和常态评估,构建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川外特色质量文化。建立健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文科教育质量常态监测体系,全面推动数据化质量常态监测平台与分析系统建设;迎接本科第二轮审核评估,全面做好审核评估与评估后的整改工作,推动学校以评促建工作顺利开展;以审核评估相关指标体系为指导,根据国家要求,开展各级各类专业认证、第三方认证工作,强化质量保障主体意识,推动质量体系建设。

(三)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导向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稳步有序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逐步构建科学有效、分类多元、符合时代要求的评价制度和机制。

9. 作好顶层设计,凝聚改革向心力

依据国家及重庆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文件规定,做好我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顶层设计,加强学术评价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与评聘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提高学校教育评价指标的科学性。逐步强化对师生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宣传,激发师生对评价改革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10. 突出改革重点,稳步推进学校教育评价改革

以教师考评、学术创新及科研改革为切入点,稳步推进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将更加凸显教书育人在评价中的比重,建立破除“五唯”顽瘴痼疾的教师综合评价方式,注重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建立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的科研评价机制;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学术评价改革。

11. 深化机制改革,强化制度效果

注重教育评价改革的制度性建设,通过建章立制推进人事管理重心下移,逐步建立和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健全基于贡献和质量的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学校事业发展与教职工收入同步增长机制,优化薪酬体系,突出收入分配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扩大二级单位分配自主权;探索学科建设与岗位聘用相融合的制度,实现学科建设与岗位聘用、考核制度的有机融合。

(四)“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综合改革

在综合改革前期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贯彻落实学校章程规定,逐步完善各级各类治理体系,切实将综合改革的制度和政策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12. 理顺内部运行机制,完善校院责权关系

理顺内部运行机制,明确学校宏观统筹与管理职责,明确学院在学校管理下的自主办学主体地位;完善相关制度,形成校院两级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学院自主办学、学校统筹管理与服务的办学体制,全面提高行政治理效能;完善职能部门管理与服务制度,强化学院办学自主权,激发学院办学活力。

13. 理顺科研管理机制,优化学术资源配置

整合学术与科研资源,完善科研机构管理机制,优化科研创新机制与学术资源配置,建立全校统筹、学院为主、分级管理的科研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外国语文研究中心、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犹太与以色列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的作用,成立新型智库机构,整合研究资源,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有效反哺教学,满足国家和地方重大经济社会需求;逐步实现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两类机构治理模式的创新,建立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相互促进的科研创新机制。

14. 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强化教学科研服务

逐步转变科研行政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学术服务体系;制定并完善《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完善学术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工作规章制度,提升科研管理与服务效能。

(五)“双循环”发展格局为背景的国际化改革

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最新要求以及《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通过优化体制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拓展交流渠道,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国际化新局面,助推学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15. 形成立体联动的国际合作新工作机制

理顺校内工作机制,建立国际合作新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学院/职能部门-个人”多层次、立体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校级层面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发挥学院主体地位,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业务优势,形成国际化发展合力,将国际化指标和服务纳入管理与考核。

16. 探索国际人才交流新模式

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非通用语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建设,发展金砖国家、国际话语体系、中国文化走出去等国际合作项目,实现国际人才交流项目新突破;积极探索与国际知名大学在多个学科专业领域的人才交流合作,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新国际合作模式,拓展海外实践基地,开展海外实验实践项目;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留学结构,完善国际学生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落实国际学生毕业与授位制度规定,探索具有川外特色的国际学生培养模式。

17. 加强国际学术与师资交流

加强校、院两级科研机构与国外高校/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师资培训合作,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发表高显示度论文,鼓励教师参加国际赛事或担任评委、裁判;努力提升《英语研究》《外国语文》期刊建设水平,力争使两部期刊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成立“国别区域研究院”,力争进入国家重要智库建设行列。重点支持具有国际影响力、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项目研究,举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际性学术研究会议;推动学校国际学术与师资交流迈上新台阶。

(六)智慧校园建设为重点的信息化服务改革

以服务教学科研为目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依托,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学校“智慧化”服务体系改革,建设为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服务和支撑的智慧化、数据化、网络化、一体化的智慧校园,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18. 强化整体设计,提高智能水平

立足全局与长远发展进行智慧校园建设,打造功能完善、数据融合、服务创新的智慧校园体系,为教学管理服务的长期稳定运行打下良好基础。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的建设思路,促进智慧校园服务功能从局部转向全覆盖,提升公共服务和管理智能化水平。

19. 提升数据共享能力,精准服务师生

建立健全数据管理体系,提升数据共享能力,尽可能消除“数据孤岛”,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系统间的信息互通。构建以服务师生为核心的在线应用平台建设,打通跨部门业务办理壁垒,实现一站式校园服务,提升精准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效率。

20. 强化师生培训,提升应用效果

强化各级各类应用系统培训,提升师生对智慧化手段的应用能力。加强教师端的应用培训,制定教师利用教学平台、软件进行教育教学与数据管理的制度,建立教师利用智慧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激励机制;加强对学生信息化教学与服务软件的应用能力培训,提升学生信息化技术运用的能力;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对师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全面提升智慧校园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五、重大举措

(一)党建统领的思想政治铸魂工程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建设具备教育现代化管理能力的干部队伍,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建设与工作方法创新,更好地发挥新时代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全面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打好课程思政、网络思政、教师思政三大攻坚战,推动三全育人实践效果落实。

21. 坚持党的政治建设首位意识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解决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实现自我革命、保持肌体健康;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注重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内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党性教育,强化“四史”学习,把强化党性淬炼和法纪意识放在突出位置,提高全校党员同志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22. 强化组织与干部队伍建设

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健全完善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基层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组织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进一步激发党建活力;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制度体系,实施党支部整体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干部“选育管用”的常态化制度体系,完善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方式方法,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的长远规划和考核评价制度,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23. 切实形成三全育人机制

全面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整合现有育人要素及资源,健全育人体制与激励机制,持续优化育人路径,将立德树人宗旨内化到教学与管理中,形成学生家长、政府部门等社会力量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调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部门的能动性,以学生活动为抓手,形成丰富、体系化的育人方法;建立内容全面、程序合理的育人评价体系和多元测评指标,把育人情况及效果纳入“双一流”建设、本科审核评估、学科评估等刚性评价体系。

(二)质量为先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工程

以“双一流”建设计划、“双万计划”等为依托,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坚持质量为先原则,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24. 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以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新文科”和“双万计划”为指引,在巩固外语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优化外语专业结构,统筹非外语专业增量布局,深化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推动专业交叉融合、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到2025年,力争新增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或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新增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建成1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申办3-5个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非通用语专业,建成整体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5个语种群。打造3-5个全英授课专业,形成具有新文科特点的专业交叉融合建设模式。

25. 建设新兴学科专业

建立健全新兴学科专业建设机制,积极培育和增设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主动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相关学科专业。面向人才新需求,升级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支持与行业、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需求较大、人才紧缺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发展,着力打造融合性、复合型、应用型学科与专业群。

26. 完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

对于布点较多、规模较大、近三年社会综合就业率低、社会需求饱和的学科专业,限制新增或调整撤销;对于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备、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学科专业,限制招生规模、暂停招生或调整撤销;对与学校办学目标定位不匹配、结构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招生质量不高的学科专业,限制招生规模、合并或调整撤销。

(三)多元特色的分类人才培养工程

坚持“外语+”的人才培养理念,继续推进研究生与本科生分类培养,完善人才分类培养的各项制度,健全人才分类培养的招生、培养过程与结果分流机制,最大程度保障学生的个性学习意向与职业培养需求,形成与国家、社会需求契合的良性人才培养机制。

27. 夯实学分制,完善分类人才培养基础性制度

夯实学分制及其它分类人才培养基础性制度。建立健全学业导师制,继续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继续推进模块化课程建设与管理,丰富优质课程资源,为学生选择学分创造条件;继续完善学分标准体系,严格学分质量要求,完善学业预警机制与淘汰机制。

28. 改革辅修制度,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继续改革辅修制度,完善辅修专业目录,落实主辅修专业不同归类要求。完善辅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确定辅修课程体系、学分标准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继续完善辅修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主辅修人才培养与资源配置、管理制度的联动机制,严格落实辅修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与程序要求,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29. 推动联合培养,开展联合学位项目试点

试点校内教学资源共享,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多样化发展机会。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校联合发展的机遇,积极与其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协同开展联合学位人才与特色人才培养。

30. 优化课程设计,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深化通识教育改革,整合专业课程资源,优化课程模块设计,建立“一专多能,一精多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修订研究生与本科课程申请、评优、绩效奖励等相关文件,激励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改革。改革学生学习评价,推动学习过程性评价以及学生自主创新评价改革,建立教学形态多样,师生探究式互动丰富,教学评价全面真实的教学设计新机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全新课程体系。

(四)优化激励的科研能力提升工程

改革科研机构、整合科研人员,建立科研综合目标考评体系,形成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渐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科研管理机制。

31. 推动科研能力提升与成果建设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传统科研基地作用,成立新科研组织,开展科研培训,整体提升科研能力。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超过4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超过2项。申报并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超过90项,在国内和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篇以上,完成高水平专著80部以上。建设2个独立运行的科研机构,打造2个市级智库。力争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0项。

32. 优化科研创新激励机制

按照国家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的要求,减少对科研成果数量的简单奖励,增大对科研工作中重大成果、突出贡献的专项奖励比重。对科研绩效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形成在定量与定性统筹下科研工作实际绩效管理制度,保持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同时,稳步提升科研绩效比例。降低科研立项资助,增加科研成果评定后资助,逐步形成后期成果资助认定与激励机制。

33. 建立科研质量评价考核体系

建立基于质量导向、代表性成果、实际贡献为重要评估指标的科研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建立适用于不同学科领域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分类评价与同行专家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年度考核、聘期考核、晋升考核等周期性综合考核体系,建立周期考核结果的奖惩机制。

(五)引育协同的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战略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思想政治标准,依据学科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采用引育协同方式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打造一支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34. 形成注重实效的人才引进机制

进一步健全人才引进制度,完善专职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引进机制,探索专兼职结合的人才使用方法;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程序,重点引进一级学科及博士学位点学科高水平人才;充分利用校院各研究平台,引进区域与国别研究、国际战略研究、中国话语体系对外传播研究等智库人才;修订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与聘任制度,形成更加灵活精准的海外人才引进机制。实现新增国家级人才、“巴渝学者”等省部级人才称号专家5-10名,高层次专家学者3-5名。

35. 实施分类优化的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围绕“双一流”“新文科”,实施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以校级和省级重点科研基地、重点学科与专业为依托,实施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与教学创新团队培育和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中心服务教师能力提升的作用。培养超过60名青年骨干教师;培育7-8个国内高水平创新团队,4-5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研究创新团队,5-6个非通用语、国别区域研究及国际组织研究创新团队。

36. 完善德能并重的教师评价制度

按照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的要求,完善德能并重的教师评价制度建设。强化师德师风的第一标准,完善师德一票否决,师风违规处罚制度。积极推进教师分类评价改革,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制定并试行教师聘用与职称评审中的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强化教学领域的评价,完善多维评价体系。

(六)综合全面的教育质量评价工程

继续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实施综合全面的教育质量评价工程;完善专业认证制度,完善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全链条多维度全覆盖的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做好评估后整改工作;积极开展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与专项合格评估等工作;推动质量文化建设,将质量意识贯彻到教育教学各环节。

37. 完善质量评价制度,建立质量文化保障机制

加强质量监督与评价组织机构建设,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与质量督导委员会,全面领导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与日常质量监测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与管理相关制度,完善评估与认证指标体系建设,健全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  

38. 完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构建包括教学质量年报、学院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与教师评价在内的多维度、立体化质量评价方法;建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定期公布制度;推动学院建立与绩效关联的教学评价机制;推行专业认证与评价制度,对专业进行定期监测;完善课程评价标准,实施阶段性课程评价制度;完善教师评价与整体反馈机制。

39. 完善动态评价模式,建立质量评价闭环机制

完善质量动态评价模式,建立管办评合力的质量评价闭环机制,提高评价效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依据“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内部质量反馈体系,完善质量监控反馈机制,充分发挥质量评价闭环机制的效果。

(七)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平台建设工程

清理校企合作组织,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协同创新合作的新机制。新增校地合作单位30家、校企合作单位100家、校友分会/海外分会20个。

40. 强化职能定位,形成协同创新社会服务平台合作模式

依托优势学科专业,结合国家及区域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明确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职能定位,打造多样化的平台类型与合作模式,推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生产力转化并反哺教学与科研发展。

41. 加强市场调研,建成校地共赢的协同创新平台组织形式

优化现有创新合作平台,完善机构职能设置,充分发挥平台的协同创新功能;加强市场调研,强化新平台合作立项的科学分析,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域战略优势与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以自我功能目标实现为主打造新平台,构建校地共赢的协同创新平台组织形式。

42. 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协同创新平台的保障机制

整合校院信息资源,建立协同创新平台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平台物质资源及人力资源共享;制定完善的平台利用与成果转化机制,形成配置合理的资源利用新方式,完善协同创新平台的保障机制。

(八)“百年大计”的新校区建设工程

以“双一流”“新文科”建设为指导,重庆城市未来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为目标,开展新校区建设。

43. 科学规划定位,开启学校发展新征程

以学校未来百年的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为依据,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编制新校区建设与发展规划,使新校区成为推动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在人才队伍规模、学科专业增量、智慧校园建设及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开启学校建校70年后发展新征程。

44. 积极筹措资金,完成新校区建设工作

加强与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制定与落实新校区建设系列方案。通过财政专项经费补助、政府债券、贷款贴息等方式和渠道筹措资金,积极配合沙坪坝区政府,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新校区建设征地拆迁、设计规划与建设工作。

45. 师生齐心共力,实现校区顺利搬迁

凝聚全校师生共同意志,争取校内外各方支持,统一部署,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实施校区搬迁任务;科学规划新旧校区功能与定位,形成分区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态势,实现两校区协同发展。

(九)提升师生获得感为目标的民生工程

   以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为目标,聚焦师生员工最关注的民生问题,着力推进各类民生项目落地,强化师生凝聚力,激励师生以饱满热情投身学校各项建设工作中。  

46. 凝心聚力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

发挥学校在教育资源统筹与合作方面的优势,以校地合作深入发展为契机,完善“幼小初高”全阶段教育体系,切实解决教职工子女入托难、入学难、升学难的问题;完成安居小苑经济适用房“划转出”工作,加强社区管理,提高社区服务能力;采取积极措施,着力解决青年教职工及新引进人才住房问题,尽量消除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47. 多措并举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稳步提高教职工餐费补贴标准,合理规划新校区教职工食堂;提质改造教师休息室,更好地服务一线教师;改善校医院医疗条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校园交通服务能力;完善相应制度,加强快递站点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48. 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教职工工作

落实国家政策规定,加强经费保障,完善离退休教职工文娱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抓细抓实离退休教职工生活服务工作,完善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机制,让离退休教职工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采取各项措施,充分发挥离退休教职工作用,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委的核心领导地位,建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对规划实施进行政策指导和宏观管理,统筹各类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教育规划与评估院负责组织年度任务和目标的贯彻与落实,并根据年度进展情况对规划进行修订和调整;分项规划牵头部门负责分项规划工作任务及目标的分解与落实,各学院负责本院规划任务与目标的落实。在教育规划与评估院的协调下,二级单位分工协作,逐级逐项落实规划任务与目标。

(二)强化经费保障

完善学校预决算制度,优化学校经费支出结构,加强落实国家和重庆市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的力度,加大对“双一流”“新文科”“双万计划”和“双高计划”等内涵建设支持力度。依据“十四五”规划重点目标与任务落实的要求,建立经费精准支持机制,重视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落实学校财务管理的主体责任,强化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落实督导检查

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分解规划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规划实施过程动态监测,定期开展中期检查、年度评估,不定期发布规划主要目标与任务落实动态,强化跟踪监测。建立“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与二级单位目标落实的联动考核机制。

(四)注重宣传引导

加强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考核全过程的舆论宣传,广泛征求学校各界的意见建议,把师生及专家建议、二级单位意见充分吸收于规划实施全程,及时宣传报道规划实施的新机制新做法,充分反映规划实施的新进展新成效,形成学校师生充分理解、支持和推动落实规划的良好氛围。